ID: 22999466

河南省2025届驻马店市汝南县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77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2025届,驻马店市,南县,高三下,三下
  • cover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三三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1500年的法兰西是一个真正的君主制民族国家,民族文学初具规模,以国王为中心的民族层面的爱国主义开始萌发,法兰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法兰西民族意识的觉醒得益于() A.君主立宪制得到了确立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 D.市民阶层的壮大 2.明英宗继位后,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也不能与内阁阁臣等论定国是,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创“早朝止(只)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以待英宗成年后恢复“祖宗之旧”。然而,英宗长大后,三杨相继去世,权宜之制渐成定制。“早朝止(只)许言事八件”制度的演进() A.降低了内阁的政治地位 B.影响了政务的正常运行 C.改变了中枢的权力结构 D.限制了皇权的表达方式 3.图1是晚明时期的女子头饰“貂鼠围头”。这种头饰通常由北方地区盛产的貂鼠皮、水獭皮毛等贵重材料制成。晚明江南女子往往“貂鼠围头镶锦掏,妙常巾带下垂况”。据此推断,这种头饰的流行得益于() A.赋役制度调整 B.海禁政策放松 C.社会风气保守 D.商业贸易繁荣 4.16-17世纪,许多欧洲人鼓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的主张:“差异存乎灵与肉、人与兽之间......有的人天生就是自由人,有的人则天生为奴,对于后者,奴隶属性更为有益,也合乎自然。”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殖民活动盛行 B.人文主义流行C.封建制度解体D.商业革命发展 5.中国军队在发动某次行动前了解到的敌情为“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间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两旁挖深沟,把根据地划成孤立的小块,便于敌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联筑,敌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由此推知,此次行动为()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津战役 D.千里跃进大别山 6.1927年,社会各界围绕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展开激烈论争,不同问题、派别交织在一起,呈现异常复杂的局面。1929年,讨论延伸到中国社会史领域。1937年,社会史大论战基本结束。经过论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得到广泛认同。此次论战()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对社会性质的认识完全一致 C.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D.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7.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签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8.北魏《学令》规定:“诸州郡学生,三年一校所通经数”,所通经数达到结业要求后应当“就郡练考(即实习)”,最后“计习训淹年,听受累纪”,“俊造之流,应问于魏阙;不革之辈,宜返于齐民”。这说明北魏() A.九品中正制逐渐转型 B.考试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C.律令儒家化影响广泛 D.选官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9.1898年8月15日,《新闻报》的一篇文章认为,朝廷虽实行改科制、开学堂、创铁路等举措,但是“纵上下同心,内外勤力,速则五年,迟则十年,乃或有成耳。今之中国又岂能从容暇豫,待收效于十年之后哉?”这说明当时() A.渐进改革难以满足救亡需要 B.朝廷失去对民间力量的控制 C.封建守旧势力抵制变法举措 D.戊戌维新运动导致矛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