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商城县达权店高中、丰集高中二模联考 高三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颗,共 48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神农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中国人奉其为农神和药神。12世纪以后,神农信仰随着商人、移民传至日本,并在17世纪到19世纪德川时代达到高峰。神农受到医师、药商、儒者的崇信,以及幕府将军、地方藩主的支持,甚至被日本社会视为神道教菩萨的化身。由此可见() A.文化对立和冲突 B.文化互动与转化 C.文化压迫与接纳 D.文化殖民与反馈 2.如表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情况,据表可知,当时各国的改革() 时间 国别 改革措施 公元前645年 晋国 “作辕田”“作州兵”,按占有土地的多少负担军需兵器 公元前594年始 鲁国 “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按私人占有土地面积计亩征收税、军赋、田赋等 公元前548年 楚国 “书土田,量入修赋”,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收入的多少和土地的等级来确定赋税 公元前538年 郑国 “作封洫”,承认土地占有的现实“作丘赋”,按私有土地收藏税 公元前408年 秦国 “初租禾”,按私人耕地的收获量征税 A.根植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瓦解了分封和宗法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 D.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3.如表为《后汉书·西域传》中的两则记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大秦,亦即罗马)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阻隔)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今越南中部)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 ② (天竺于)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叛,乃绝。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A.中国与罗马尚未建立直接联系 B.海路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C.日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 D.东汉对西域的控制力大为削弱 4.元代,在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问题上,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侵隐,如同己物”。这反映了元代() A.地方监察制度的缺失 B.行省财政自主权较大 C.各省赋税负担不均衡 D.中央集权体制的式微 5.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既规定政府为内阁制,又不完全效法当时流行的内阁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 A.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B.维护民主共和的需要 C.防止内阁篡权的需要 D.斩断封建政治的需要 6.徐继畲曾著《瀛寰志略》,动笔时本打算先罗列各大洲地图,再列举具体的国家地图,但好友提醒他应把中国的版图单独放在卷首并与他国区分开来,并以徐光启负谤至今”的故事告诫他,最终徐继畲采纳建议并在书中特意加上“此书专详域外”,表明没有任何中外对比的意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中国的地图测绘技术较发达 C.士大夫的眼界没有变化 D.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开始萌发 7.1902年,川督岑春煊以“兴学尤为急切”设立川省学务处,1903年,新任川督锡良通饬各府厅县赶办学堂,如有“顽泄固执之辈,虽朝夕督责,犹多漫不经心;今再宽以岁月,必付坐忘;迨开学届期,依然如故......无论官绅,定予严惩,断不宽贷”。这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B.内地偏隅思想保守落后 C.四川积极响应清政府改革 D.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8.据史料记载,“自陈炯明勾结香港政府,希图侵占广州后,省港罢工工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