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6年7月,中共中央起草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等指示中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在作战中应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法”。根据以上指示,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粉碎全面进攻 B.进行外线作战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发起战略决战取得三大战役胜利 D.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2.1952年5月,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上海召开。国营企业与合作社遵循“对热门畅销货,不应抢先购买,对滞销货,应带头购进”的原则,将豆类、山货类、药材类等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全部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一举措() A.标志着公私合营政策 实行 B.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C.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D.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3.“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和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新、旧版人民币以1:10000的比值兑换,两者购买力相等。新版人民币还部分引进了苏联的印钞技术,加强了防伪识别。新版人民币的发行() A.突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依赖于苏联的合作与援助 C.有利于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 D.得益于“一五”计划完成 4.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村地区流传着一首民谣。此民谣反映了() A.生产方式的变化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 B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 1955年万隆会议 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 B.B C.C D.D 6.1978年2月,邓小平指出:“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决不行,要统一考虑。”这() A.体现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推动党工作重心实现了重大转变 C.主张立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强调城市与农村政策应完全独立 7.12世纪的法国,“国王被认为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拥有神圣的权威,但实际上,国王的统治范围常常局限于王室领地,对于其他封建领主的控制较为有限”。到 15世纪,“国王通过联姻、战争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基督教会的支持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庄园经济的繁荣 8.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后来,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文化多元性 B.文化同源性 C.文明的冲突 D.文明的交流 9.日本大化改新规定,原属贵族的部民以户为单位编入国家户籍,每户从政府获得口分田和园田宅地,并承担租、庸、调等赋役,同时允许开垦山林沼泽地。这些措施() A.强化了天皇专制统治 B.奠定了幕府统治基础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了庄园经济发展 10.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联系 B.扩大了海外市场 C.加速了社会转型 D.出现了股份公司 11.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厌恶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