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科学诉诸理智,艺术诉诸情感,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科学的探索活动会伴有各种感情,然而这些感情并不进入科学研究的结果中。我们现在观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并不能发现这位科学家在完成元素周期表时确实感到的悲伤、疲惫和喜悦。艺术作品则与此不同,它不仅物化艺术家的理智活动,而且物化艺术家的感情活动。尽管如此,科学研究仍然和感情密切联系。没有感情,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在炽烈的感情的驱动下,科学家的理智才会发挥到极致。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抒情诗,就没有物理学。 ②物理学和抒情诗的联系体现在某些以诗的形象为感础的科学术语上。虽然科学家的感情不可能进入科学理论、定律和公式中,然而对某些物质和科学现象的命名却可以带有某种审美情感。物理学家们对所有的新粒子的命名就表明了这一点。他们把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强子”,该词的希腊文词根意思是“肥胖”或“厚实”。作用不强的粒子被称为“轻子”,该词在希腊语中是“瘦”“脆弱”“小”的意思(在希腊,该词指最不值钱的硬币),把质量介于核子和电子中间的粒子称为“介子”,词根是“中间”的意思。中微子是在中子后面加上意大利语中的昵称词尾得来的。1930年瑞典化学家塞夫斯德朗从一种砂中提炼出一种稀有金属,这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23号元素,他用本国民间传说中一位女神的名字把它命名为“钒”。在化学元素中,氮来源于希腊语“不实际的”;铁来源于拉丁语“堡垒”,金来源于拉丁语“朝霞”。而“王水”“贵金属”也是形象的命名。天文学中银河、大熊星座、狮子星座等许多星和星座的名称,物理学中各种“波”和“场”、原子核、电子云、宇宙粒子云等,它们最初的语言基础都是形象。 ③物理学和抒情诗的联系还体现在科学著作的风格上。19世纪物理学的两个最大成就就是电磁学和统计力学。统计力学的奠基人有3位,其中一位是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他在看了麦克斯书论述气体动力学的一篇文章后说过,一个音乐家能够从头几个音节分辨出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作品。同样,一个数学家也可以只读一篇文章的头几页,就能分辨出柯西、高斯和雅可比的文章。法国数学家的风度优雅卓群,而英国人,特别是麦克斯韦,具有非凡的判断力。麦克斯韦写科学论文就像音乐家写没有注释的标题音乐,一个个结论接踵而至,接着,意外的高潮突然降临。最后,大幕降落。 ④科学著作要与客观事实严格相符,为什么它们能像艺术作品一样具有不同的风格呢?杨振宁先生的解释是,科学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丽的地方。不同的科学家对这个结构不同的美有不同的感受,因此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可见,科学著作的风格产生于对科学美的不同感受。 ⑤20世纪两大物理学家狄拉克和海森堡就具有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杨振宁用“秋水文章不染尘”来形容狄拉克的文章。秋拉克的文章独创性强,非常清楚,干干净净,没有渣滓。跟着他走会学到很多新东西,但是写不出新文章。杨振宁先生还用唐朝诗人高适的两句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形容狄拉克的风格。“性灵”和“风骨”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在诗中“性灵”指不拘格套,从自己胸臆流出;“风骨”指格调。狄拉克最大的贡献是提出狄拉克方程,这个方程独出心裁,又包罗万象,解释了无数的物理和化学现象,所以是“性灵出万象”。狄拉克方程出来后,受到很多人、包括当时大物理学家如海森堡、破尔、瑞士物聪学家泡利等的冷嘲热讽,但是秋拉克绝不动摇,最后大获全胜,所以是“风骨超常伦”。 ⑥海森堡和狄拉克是好朋友,然而他们的风格很不一样。海森堡喜欢爬山,他以爬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