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9907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课件+讲义)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9835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教学课件,五代十国,盛世,隋唐,高考
    (课件网)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标解读: 1.概述隋唐统一和五代十国的史实,认识到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2.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领域内的具体措施,认识到高度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3.通过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体会到国家治理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隋唐兴亡与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时间及其统治地域的范围,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通过识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相关史实,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认识隋唐时期是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体会古代王朝统治者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考情考向: 年 份 试题 考点 考向分析 2024 全国甲卷 隋唐城市能源问题 湖南卷 唐末新藩镇军队 浙江卷1月 汉唐人口变化的原因 2023 山东卷 隋代京畿区域的变化 北京卷 贞观之治的特点 福建卷 唐长安商品经济发展 湖北卷 唐政府的边疆治理 天津卷 汉唐时期的地方治理 广东卷 唐藩镇割据 2022 全国甲卷 西晋到唐地方行政体制演变 全国乙卷 皇族分封 广东卷 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 1.考查方向: 对隋唐至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思想考察的较多,尤其是政治与经济; 民族关系的处理措施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复习的重点。 2.考查方式: 多为选择题,常以图表或文字史料的形式为切入点,多维视角考查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上的突出表现,强调其时代特征。 复习备考: 1.隋朝工程建设成就; 2.复习时,要注意从重要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入手,按照时序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3.隋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及意义。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考点一:隋朝的统治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意义: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统治措施: 结合教材进行归纳 统治者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措施 评价 治世局面形成: 过于急切,不恤民力 ①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始设义仓,以备凶年。 ②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量衡。 ③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④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 ①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 ②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 ③兴建东都洛阳; ④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 ⑤三征高丽。 开皇之治 知识拓展: 开皇之治 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开创“开皇之治”。 政治上:改革吏治,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选拔人才; 经济上:轻徭薄赋,重新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大索貌阅),抑制豪强; 军事上:改革府兵,兵农合一等; 法律上:修订法律,创立《开皇律》。 材料 隋炀帝即位后颁布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书: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况复南服退远(指陈朝故地),东夏殷大(指北齐故地)……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 ———《隋书·炀帝纪》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为什么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 提示: (1)为适应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