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0343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159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 cover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1.【做经典古诗的朗诵者】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读准字音。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 昼夜(zhòu) B. 供耕织(gòng) C. 寒漪(yī) D. 水满陂(pí) (2)读好节奏。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哪一项 (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 B.彩丝/穿取/当银钲。 C. 昼出/耘田/夜绩麻。 D. 草满/池塘/水/满陂。 (3)读出感情。下面的诗句要用什么样的感觉来朗读 把选项填入后面的括号里。 A. 悠闲 B. 天真 C. 得意 D. 懊恼 ①也傍桑阴学种瓜———( ) ②敲成玉磬穿林响———( ) ③忽作玻璃碎地声———( ) ④短笛无腔信口吹———( ) (4)为更好地表达出古诗的情感,请给《村晚》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小提琴曲《田园》(悲伤、深沉) ②二胡曲《田园春色》(欢快、活泼) ③钢琴曲《田园奏鸣曲》(温和、平实) ④笛子曲《牧笛》(清新、明快) ★我选择 ,理由是: 2【修经典古诗的体验者】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宋代儿童的生活。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 A. 绩麻(把麻搓成线) B. 稚子(幼小的孩子) C. 无腔(曲调) D. 信口(相信) (2)品读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想象画面,完成练习。 ①诗句中,“ ”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衔”字写出了 的情景。 ②诗句中,“草满池塘”与“山衔落日”结构相同、对仗工整。下面与这两个短语构成方式相同的是哪一项 ( ) 昼出耘田 B. 金盆脱冰 C. 鸟鸣深山 D. 人比花娇 (3)本课的三首诗都描写了儿童的活动。请梳理古诗内容,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古诗 儿童的不同之处 儿童的 相同之处 活动环境 做的事情 留给人的印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忙时的村庄 学种瓜 热爱劳动 《稚子弄冰》 弄冰 《村晚》 悠闲自在 3【做经典古诗的传承者】做一回传承者,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把这首诗讲给大家听。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火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 (1)讲 讲古诗题目的意思。“杂兴”的意思是 。诗的题目告诉我们这些诗的内容是 。 (2)讲一讲古诗的内容和情感。下面对古诗的理解,哪一项不正确 ( ) A.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农家夏忙时劳动的情景。 B.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孩子们模仿大人种瓜的情景。 C.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家人繁忙的劳动,突出了农家男女和儿童生活的辛苦。 D.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人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3)讲 讲古诗中字词的精妙。诗的前两句中,“ ”“ ”两个字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了农家劳作的繁忙;诗的后两句中,“未解”“学”等词语让人想到 的画面,表现了儿童 的特点。 4.【做经典古诗的拍摄者】当一回小导演,把《稚子弄冰》描写的情景拍成微电影。(选做题) 《稚子弄冰》描绘了一幅充满稚气而又诗意盎然的画面。如果让你当导演把古诗中的情景拍成微电影,你会如何拍摄 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脚本补充完整。 5.【做经典古诗的收集者】做一本小诗集,记录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选做题) (1)给小诗集起个好听的名字: 。 (2)为诗集收集资料。下面的诗句不能收入此诗集的是哪一项 ( ) A.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C.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结合诗集内容,给诗集写一段卷首语。 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答案 1. (1)D (2)D (3)①B ②C ③D ④A (4)示例:④ 因为《村晚》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牧童天真调皮、悠闲自在。 笛子曲《牧笛》清新、明快的曲调,适合这首诗的意境。 2. (1)D (2)①满 落日挂在山头 ②C (3)寒冬时的村庄 活泼、聪明 夕阳西下时的池塘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