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0357

湖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918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湖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去世(前678年)时“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死后殉葬者多达177人,《左传·文公六年》借君子之口批评道:“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若之何夺之?”中原封国如宋国、鲁国虽偶有人牲现象,但均遭到士大夫反对(如宋国司马子鱼、鲁国臧武仲)。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 秦国等级秩序的严密 B. 周朝的礼制难以为继 C. 礼乐制注重以人为本 D.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2. 宋代花鸟画家注重写生,强调“师造化(自然)”。“师造化”既是对自然的观察和审视,又表现出画家对物象的思考和研究。徽宗年间《宣和画谱》言:“画家虽游艺,至于穷理处当须知此。”出现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 A. 商品经济繁荣和绘画技艺高超 B. 理学对艺术和审美的影响 C. 士大夫阶层忧国忧民的家国观 D. 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精神 3. 公元670年,日本天智天皇在全国范围内制定户籍,名“庚午年籍”。692年,持统女帝设立了“班田大夫”一职,并首先在大和、河内、摄津、山背“四畿内”实施班田。奈良时代(710~784年),国学每年都要进行严格考试,成绩优秀者即可参加国家的任官考试。这些可用于说明( ) A. 政治制度是中日交往的主要内容 B. 中华制度文明对日本的辐射 C. 古代日本未形成稳定的本土文化 D. 中日两国间商贸往来较频繁 4. 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最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法老时代,凡是能修起正式坟墓的埃及人,从在世之时起,都会不惜钱财去办理他们认为“有死之年”必备的各种物品来装饰坟墓。这体现出古埃及( ) A. 宗教信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法老对国家经济的严格控制 D. 文明深受自然环境制约 5. 据记载,拜占庭帝国的学生们既要学习《圣经》又要背诵《荷马史诗》哲学、算术、天文、法律、物理和神学课程均是高级教育的组成部分。政府官员和教会高级僧侣均被要求具有教、俗两方面的文化修养。直到帝国末期,只知神学的教士或对宗教问题无知的作家都难登大雅之堂。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拜占庭帝国( ) A. 教俗文化并存发展 B. 世俗王权借助希腊传统对抗神权统治 C. 神权来自王权授予 D. 基督教发展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承 6. 下表是印度佛教寓言“三条鱼的故事”的主旨流变情况。据此可判断,古代印度( ) 出处 故事主旨/寓意 备注 巴利文《本生经》 懈怠懒惰者常误事 批评懈怠懒惰者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运用智慧应对未来之事和突发之事至关重要,行动迟疑导致毁灭 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 智者谋事,必事情发生之前 波斯语《玛斯纳维》 人不管年龄的大小,重要的是有智慧 故事被分析,故有多个主旨 寻找归宿要有明智的弃取 不要为了过去的事情而痛苦 泰语《娘丹德菜的故事》 有智者能够逃脱死期 ①文化交融推进文明演进②宗教观念阻碍文学进程 ③文化辐射区域相对广阔④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有学者认为,自从马和战车登上历史舞台后,游牧世界的各部族本来就己具有的机动性,成倍地增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