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群落及其演替 明确 目标 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空间结构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3.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4.说明人类活动会对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构 知识 体系 主题研习(一)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及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 聚集在 中各种生物 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 意义 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指标 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 的多少 规律 不同群落的 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数量很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还有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 群落中物种组成并非 ,而是随 的变化而变化 (二)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微点拨] 明确种内关系包括种内竞争和种内互助等;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捕食、种间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类型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现象 分布 决定 因素 植物分层: 、温度、水分和无机盐等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地形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意义 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四)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1.群落的季节性 影响因素 等随季节而变化 变化规律 群落的 会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 ,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特点: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形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 (4)动、植物生态位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自我诊断 1.概念理解(判断正误) (1)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 ) (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关系。 ( ) (3)某种植物单作转为与其他植物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 ( ) (4)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 ) 2.事理分析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P26正文发掘分析) 有人说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 (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P28“与社会的联系”实践应用) 四大家鱼混合放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若要再引进新的鱼种混养,应注意: 。 (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P32“科学·技术·社会”分析) 立体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群落的结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4)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且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以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证实竞争排斥原理,请你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①设计思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