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位居第一。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经济根源: 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里,女工和童工5.6万人,而男工仅2.6万人。工人的工作日长达16—18个小时,星期日也不得休息;工作条件极差,厂房里空气污浊,缺少必要的安全设备;工资不断下降,1802—1833年间,织工工资由每周29先令将至5先令。工人还时时受到失业的威胁。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工人阶级政治权利有限 普遍出现贫富分化严重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反对私有制社会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捣毁机器 政治权利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需科学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傅立叶主张由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和谐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他刊登广告声明自己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待答应出资创办“和谐社会”的富人或权贵人物。他等了10多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问津。 欧文要求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新和谐社会”进行实验……结果实验不到3年就以失败而告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是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规大模斗争。 ———G·D·H·柯尔 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1)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力量 (2)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 局限:未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未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实践基础: 马、恩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同时代的某些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越性。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和精神。因此,正是他们经过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批判地继承了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