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2884

第八单元《认识克》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5-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71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八,单元,认识克,教学设计,格式,人教
  • cover
《认识克》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克 设计/执教者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克的质量观念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 学习者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如,二年级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体重轻于父母的体重,会用掂量的方式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知道平时买东西时用台秤或盘秤称等。 学习目标确定 1.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并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初步了解天平构造,知道用秤称物品的方法,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50克的质量观念。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以50克的鸡蛋为标准,落实学生的量感的培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 难点: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质量单位克的理解,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通过师生评价、同桌互改检测学生对克的理解。 2.主要检测学生对克的理解,教师通过对小组交流情况、学生展示汇报的积极性及理解的程度进行观测、评价。 3.主要检测学生对质量单位克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比一比 猜一猜教师活动1 1.比一比: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左手和右手中这两个橙子,你想比什么? 2.猜一猜:王老师左手和右手这两个橙子谁比谁更重呢?学生活动1 1.观看老师手中两个橙子,然后学生要确定出比较的对象是什么?(比大小、比质量……) 2.猜出左手的橙子比右手的橙子重。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以两个重量不同的橙子进行导学,能够让学生知道每个物品都有轻有重,在上本节课之前,对班里55位学生做了前测设计,前测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每个物品有轻重之分,能够准确判断。环节二:认识质量单位克教师活动2 1.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观察一袋咖啡、一桶薯片、一袋瓜子、一包盐,这些物品你能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和同桌说一说。 3.同学们观察刚刚找到这些物品的数学信息,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相同点? 4.引出质量单位克。学生活动2 1.橘子(哈密瓜)6元/500克、苹果5元/500克、10元1千克、洗衣液3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 2.一小袋咖啡净含量15克、一罐薯片净含量45克,一袋瓜子净含量200克、一包盐净含量500克。 3.都有“净含量”这三个字;它们后面都是“克”。 活动意图说明:从学生对物体的轻重体验出发,激发经验,从比较中建立质量的单位观念,知道轻重是物体可度量的特性。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国际通用质量单位“克”上,通过常见物品的包装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质量单位。环节三:感知1克、50克、500克有多重教师活动3 一、感知1克有多重 1.掂一掂:现在请小组长拿出材料盒的2个曲别针,每位同学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2.估一估:那同学们来估测一下这2个曲别针大约有多重? 3.称一称:想要知道1克的黄豆有多少粒?(视频展示:用天平称量出1克黄豆的过程)。 4.说一说:1克黄豆有多少粒? 二、感知50克、500克有多重 1.感知50克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鸡蛋,用手掂一掂,你认为这个鸡蛋大约有多重? 2.感知500克 想一想:不用秤,500克有多重?学生活动3 一、感知1克有多重 1、活动一:掂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