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素养练习答案 1-5 ADBAA 6-10 BCCAB 11-15 ABACC 16-20 DBACD 21-25 CDACD 26. BC 27. ABC 28.AC 29. ABD 30.ACD 31.(1)①. 组成成分 ②. 营养结构 (2)①. 同化 ②.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3)①.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②. 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 32.(1) 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答出2种) 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 (2) Ⅲ(及以上)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看到的每一个菌落都来自一个活细胞,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会将死亡的细菌也计算在内 (3) 用无菌镊子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 选用微孔直径适当增大的滤膜;将EMB培养基换成PDA培养基(答出2点) 33①. 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②.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③.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①. PEG(聚乙二醇) ②. 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3)脱分化、再分化 (4)γ射线对品种1的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引起其部分染色体丢失,从而融合的原生质体中只有68条染色体 34.(1)① 母亲甲和父亲丙 ②. 捐献者乙 ③. 细胞质 (2)①. 促性腺激素 ②. 获能 (3)早期胚胎培养 (4)①. 胚胎移植 ②. 囊胚期 ③. DNA分析法或染色体鉴定法 35.(1) BamHⅠ、EcoRⅠ BglⅡ、EcoRⅠ 与RNA聚合酶结合,驱动转录 (2)126 (3)在近红外灯下观察细胞是否出现荧光 (4)抗原﹣抗体杂交(或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河北辛集中学高二年级期中素养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20小题,每题1.5分,2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草原上某昆虫种群(破坏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密度,能够准确反映出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J”形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C. 气候是影响昆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 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来降低该昆虫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2.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完整的免疫系统是进行免疫调节的基础,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胸腺是B细胞和T细胞成熟与集中分布的部位 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泪腺分泌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3.使用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但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某湿地的多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效果良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P被沉水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B.通过沉水植物修复水体,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从湖心区到湖岸区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过程中,水体生物群落出现了初生演替 4.我国农村有很多庭院生态系统,如图为某庭院生态系统设计实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大棚中的蔬菜被人和家畜食用,体现了潜在价值 B.该实例体现了人类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该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饲料、燃料、肥料的缺乏问题 D.该设计中各组分搭配与比例适当,形成结构有序的整体,体现了整体原理 5.在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发酵食品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