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288

2025高考三轮专题冲刺货币 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940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高考,三轮,专题,冲刺,货币
    货币问题 高考题专练 1.(2024全国·高考真题)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将材料中“皮币”的价格和“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相比较可知,一张“皮币”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千户侯”约两年的租税收入,朝廷这么做从经济上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实力,故C项正确;“皮币”实际上是白鹿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通过经济手段来加强对地方诸侯的控制,以维护统治,这与思想统一无关,B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故B项错误;D项主要是通过政治与军事手段达成的,排除D项。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学生容易将“实现了”与“加强了”混淆,从而误选D项。“实现了”与“加强了”都是表示程度的词,但两者并不一样。题干这种做法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但不等于“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2024山东·高考真题)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答案】D 【解析】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物品是古代的货币,特别是包金贝,作为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出现于商代中晚期,是金属铸币的早期形式,标志着自然实物货币向人工金属货币的转变,体现了商品交换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指环、牙器、臂玉环属于原始社会的生活工具和装饰品,不能反映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A、B项;石斧、石磨棒、石磨盘属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不能反映商业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 3.(2020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右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根据题意可知,不同学者对唐代货币的读法持有不同的意见,由此说明在历史研究中,需正本清源,通过文献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相互印证,再加以考证和辨伪得出较为客观真实的结论,故C项正确;学术界出现的关于同一问题的多种观点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历史,“避免各执一词”说法错误,排除A项;唐朝货币的读法差异不是由于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或史料存在所谓的“记忆之殇”,排除B、D项。 4.(2014全国·高考真题)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