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知道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 2.通过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目标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高祖 李渊 视频:唐朝建立的背景 (二)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他就是唐太宗。 视频: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自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年号贞观。 名词解释:治 也称”治世“,做名词时,儒家的政治概念,和平昌盛之世,太平清明之世的意思,与“乱世”对举。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 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 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 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客观措施 用人上 虚心纳谏,重用魏征;广纳贤才,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 政治上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3.盛世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 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 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 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魏 征 (1)文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 (2)武将:李靖、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 你知道唐太宗身边 有哪些贤能吗? 政治上: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在经济上: 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二、女皇武则天 1.女皇登基: 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个皇帝 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 宗共同执政。唐高宗去世 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 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 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 武则天时期名臣狄仁杰 武则天像 二、女皇武则天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武则天 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