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阳中学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神话中, “ 大禹治水 ” 、 “ 共工治水 ” 最为人熟知,他们采取了 “ 治 ” 的方 式来战胜灾难;而古代西亚神话中,苏美尔人面对洪水灭世的灾难时,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 带着自己的家人和部分动物乘船躲过了灾难。这反映出( ) A. 世界早期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 B.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特性 C.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 D. 、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缺乏交流 2. 古代印度种姓身份通常是通过出身来确定的,几乎无法改变,这使得人们无法摆脱自己所属的种 姓群体,高种姓者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财富和资源而低种姓者和 “ 贱民 ” 则经常陷入贫困和剥削的境 地。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 A. 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B. 随时代发展而彻底消亡 C. 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D. 导致阶层固化贫富悬殊 3. 公元前 409 年,阿尼图斯受命去营救被围困在斯巴达的三十只军舰,出海时遇到了风暴遂即回 到雅典,但是这种行为激怒了雅典人,阿尼图斯受到了指控。为了逃避审判,阿尼图斯通过贿赂陪 审团获取了对他有利的判决,并最终无罪释放。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 陪审团是最高权力机关 B. 民主政治体制存在缺陷 C.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 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4. 10世纪后,东非沿岸城邦国家对外输出黄金、象牙、香料、玳瑁、琥珀、肉桂、兽皮等,进口中 国的青瓷、丝绸、漆器,中东的纺织品、铁器和印度的宝石、棉布等,流通货币包括了罗马、波斯、 中国的货币以及摩加迫沙等城邦的自铸货币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海洋是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B. 非洲传统手工业水平低下 C. 东非是印度洋区域商贸中心 D. 印度洋区域文明联系密切 5. “ 城市里尸横遍野,乡村中土地荒芜,劳动力极度匮乏。许多领主不得不提高雇工的工资,甚至 放宽了对农奴的人身限制, ” ———14世纪中叶一位佛罗伦萨编年史家的记录问题。上述材料描述的 瘟疫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 A.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 D. 引发了近代医学科学的革命 6. “ 我之所以失去您的欢心,并不是因为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动,或是不名誉的举止,只是 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宠的眼睛, 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 这些使我不能再受您的宠爱,可是唯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 ” 上述《李尔王》中 塑造的人物反映出( ) A. 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B. 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 C. 对教会腐败的抨击 D. 人文精神的广泛传播 7. 1493年 3月 15 日哥伦布首航美洲后返回西班牙,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女王在巴塞罗那接 见了他。后世美国学者莫里森对此事件评价说: “ 这是哥伦布一生幸运的最高点。此后他再也 不曾从双王那儿得 到这样的荣耀,领受这样的奖励,享受这样的恩惠了。 ’ 莫里森作出这种评价的原因可能是( A. 哥伦布出任西印度群岛的总督 B. 西班牙在海外竞争中失势 C. 哥伦布探险后续收益未达预期 D. 新航路开辟世界影响巨大 8. 16世纪德意志社会中流行 “ 神父的口袋最深 ” “ 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 ” 等谚语。这些谚语从 侧面反映了当时德意志( ) A. 民族国家的观念广泛传播 B. 教会搜刮民众现象严重 C.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D. 民众对宗教信仰的怀疑 9.依据下列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 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 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首都是东西方经济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