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宋元时期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柳州三模)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曾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官员邢吴答:“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当时国子监所刻书籍,不仅“定价出售”,还“例许士人纳纸墨钱自印”,且“工价低廉”。这说明当时( ) A.商业发展促进了文学繁荣 B.国子监垄断了书籍市场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 D.活字印刷术已广泛使用 2.(2025 安徽一模)宋元时期,徽州人已将本土茶、木等物产运至浙江、江西一带销售。徽州文人方回描述:“厥土最宜杉,弥岭亘冈麓。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骛。又有茗莽利,商贩给南北。”材料反映了当时( ) 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兴盛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3.(2025 德阳模拟)两宋时期,朝廷多次诏令严禁民间书坊私自刊印本朝会要、国史实录和臣僚文集,违者施以重典。然而,民间书坊却屡屡无视禁令,乐此不疲地孜孜于违禁图书的编选出版。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社会治理的失序 C.商品经济的兴盛 D.崇文国策的改变 4.(2025 贵州模拟)宋代有30多种关于花卉培育的著作,如《洛阳牡丹记》《扬州芍药谱》《菊谱都颇负盛名。这些著作对种花、接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都有具体精到的记述。当时的花卉种植、新品种培育、栽培管理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可反映当时( )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固化 C.重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D.政府推动农业技术发展 5.(2025 大连模拟)元代《析津志》记载:“大都城内外,商贾所聚,国族往来,百货充溢,舟车辐耧,为天下第一都会。”下列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 A.九衢车马如潮涌,漕舸连云接帝州 B.钱塘自古繁华地,十里珠帘映画桥 C.九重宫阙参差见,四海衣冠拜冕旒 D.番舶遥通异域货,潮平海阔竞千帆 6.(2025 梅州模拟)两宋时期,很多被贬到岭南的官员,如黄庭坚、苏轼、胡旦等成为改变岭南地区社会面貌的有力推行者。据史料记载,广南西路梧州“衣冠礼度并同中州”,广南东路儋州亦“衣冠礼乐班班然”,海南琼州“民俗以变,可与中州比”等。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岭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 B.全国文化重心南移至岭南 C.贬官担负移风易俗政治职责 D.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 7.(2025 温州二模)2021年,世界速产大今法定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宋元泉州城市平面布局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宋元泉州城的经济职能突出 ②坊市分区的传统格局被打破 ③外贸税成为政府的首要财源 ④多元文化汇聚并存和谐共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5 西安二模)宋代法律规定,对发生在民间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纠纷,每年十月一日后至次年正月三十日前把诉状递交官府,三月三十日前官府必须审理裁定完毕,其余时间官府不能受理。这一规定( ) A.根源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反映出以农为本的立法理念 C.有利于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D.折射出司法效率低下的现实 9.(2025 武汉二模)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界线不断变迁。如图所示的农牧交错带,大致由雁门关经今寄岚、河曲,西渡黄河至无定河谷地,循横山、陇山一线,沿青藏高原的东缘南下。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 A.百姓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南北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C.农耕区域扩大影响生态环境 D.农牧交错带与边防关系紧密 10.(2025 青海模拟)宋元时期,“平话”崛起,所谓“平话”就是现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