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845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历史考前预测冲刺试题--隋唐时期(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87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解析,时期,隋唐,冲刺,试题
  • cover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隋唐时期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天津二模)唐前期实行“钱帛兼行”政策,绢帛是重要的商品,也是法定货币之一。唐后期,绢帛的货币地位衰落,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无钱皆寸步难行”。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中央集权的弱化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抑商政策的松弛 2.(2025 通州区模拟)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一生有四姓:本姓、义父张锁高(当地胡人首领)的张姓、义父安禄山的安姓、唐廷因其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赐予的李姓。史书记载:“大历十三年(778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请复(恢复)姓张,许之”“大历十四年……成德节度使张宝臣……复赐姓李”。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易姓可能出于现实政治考量 ②唐中后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③外重内轻局面得以有效控制 ④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 安徽一模)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阁立本在太极宫凌烟阁内描绘了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图中人物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唐太宗此举意在(  ) A.表彰功臣,分散相权 B.打压士族,唯才是举 C.复兴儒学,光大正统 D.驱驾英才,巩固统治 4.(2025 江西模拟)《新唐书 食货志》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据此可知,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变革之处在于(  ) A.赋税征收种类由繁化简 B.征税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 C.征税标准由人丁到资产 D.征税形式由实物到货币 5.(2025 海南模拟)“脚钱”是指官方水陆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其中运输赋税钱物是核心内容。下表反映的是唐朝后期江南至关中/关东运输脚价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  ) 时间 地域 运物 方式 容量(斗) 价格(文) 宝应二年(763年) 江淮至渭桥(长安近郊) 米 水运 1 70 广德二年(764年) (古汴河口) 米 水运 1 120 贞元二年(786年) 江南至京师 米 水运 1 200﹣300 (867年) 江南至京师 米 水运 1 700 A.国家统治危机的日益加剧 B.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 C.水运是货物运输主要方式 D.赋役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6.(2025 齐齐哈尔二模)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  ) 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标志着古代赋税制度成熟 C.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D.解决了唐朝土地兼并问题 7.(2025 宁波二模)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鞠(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是因为(  ) A.武则天未经三省擅自抬高刺史职权 B.刘祎之擅权专政飞扬跋扈威胁皇权 C.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和门下省审议 D.皇帝发出诏令须经政事堂签署生效 8.(2025 长春三模)表1是唐代人口空间分布统计表(单位:万人)(  ) 表1 年份 北方 南方 边区(东北和西北) 合计 640年 700 920 350 1970 752年 3050 2290 380 5720 812年 1230 1940 420 3590 当时人口的空间分布 ①拉大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差距②深受政局变动的影响 ③客观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④缘于赋税制度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 延边州一模)唐朝前期税收由国家统收统支。安史之乱后,政府税收形成两大类目,一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