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852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历史考前预测冲刺试题--早期中华文明(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023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解析,文明,中华,早期,试题
  • cover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早期中华文明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泰安一模)表1是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掘的信息记录。据此推断,仙人洞先民(  ) 表1 (1) 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石器为主,出土最多的是用于砍伐树木的砍斫器 (2) 陶器以夹砂粗红陶为主 (3) 堆积层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兽骨,其中包括已被饲养的羊、牛等家畜的骨骼 (4) 出土大量的兽骨和鱼骨,骨器中有镞和鱼镖等工具 (5) 发现栽培稻硅石遗存 A.已经建立起完备的手工业生产体系 B.初步具备了稳定获取食物的生产能力 C.开始出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D.依靠渔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得以转变 2.(2025 河南一模)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规模宏大,等级较高,有环壕设施以及大型墓葬,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绿松石饰品、石圭、玉钺等随葬品,其中“玉覆面”为国内新石器时代的首次发现。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 A.手工业技术居国内前列 B.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C.社会分工更加细致严密 D.处于母系氏族时代 3.(2025 天津二模)下面为距今约4300﹣3900年山西陶寺遗址中部分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可以用于研究(  ) 大量纹饰多变的彩绘陶器、系列的漆器 带有典型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特征的玉器 规模空前的城址、王墓、气势恢宏的宫殿 世界最早的观象台、独立的仓储区和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重要遗迹 随葬品规格、数量差异悬殊的墓葬 粟、稻的炭化种子及猪、狗等家畜的骸骨 A.国家初始形态已经出现 B.南北地区文化交流密切 C.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状况 D.阶级阶层分化现象出现 4.(2025 榆林三模)作为良渚文化神崇拜产物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独特的标志。考古发现,这一标志不仅存在于良渚中心区域,也广泛出现在周边环太湖地区的玉器上。这表明良渚文化(  ) A.初步形成了国家认同观念 B.具有较强的文化辐射作用 C.发展水平领先于周边地区 D.神权信仰与周边高度一致 5.(2025 吉林三模)在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整个聚落以广场为中心,被有意识地规划成居住区、氏族墓地及窑场三部分;在红山文化遗存,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先民(  ) A.萌发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 B.开始有意识地规划城市建设 C.具有浓郁的地理布局意识 D.已产生了明确的社会分工 6.(2025 内乡县校级二模)学者通过测定骨骼标本发现:陶寺文化居民食谱中碳﹣4植物(如粟、黍等)摄入量占67%,与仰韶文化早期西安半坡居民48%的摄入量相比提高了很多;甚至陶寺文化的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青铜农具的发展 B.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 C.石制工具的改进 D.阶级分化的日益明显 7.(2025 固始县一模)1959年,三峡地区的大溪遗址发掘出74座墓葬。每个墓中随葬品数量不一,多者达58件,有的则没有随葬品。每个墓中的随葬品组成情况也不一样,有以石器为主的,有以陶器为主的,还有以骨器为主的。据此可知该遗址所处时代(  ) A.已经出现阶级差异 B.财产私有广泛存在 C.手工业技术水平高 D.早期国家形态出现 8.(2025 德阳模拟)商代的“王臣”大致为商王所有,其活动在商王左右。进入西周后,“王臣”的范围由周王室的官员开始向诸侯国延伸,其最终扩大到囊括整个周朝范围内除周王之外的所有人,形成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这种变化得益于(  )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瓦解 C.集权制的确立 D.世官制的盛行 9.(2025 保定一模)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年至5300年。据发掘统计,早期的8座墓中,有两座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中,M24只有1件石铁,M26只有1件陶盆,M21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