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865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5965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中外,课件,学案,练习,3份
    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史称西汉。 2.统治 制度建设 “汉承秦制”,但地方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文景之治”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_____”,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王国问题 分封诸侯王,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知识点二 西汉的强盛 1.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_____ 地方 地方行政 颁布“_____”,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选官制度 以_____为代表 监察制度 设立_____,对辖区进行巡视监察 社会治理 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2.经济 措施 改革币制,将_____收归中央;实行_____;推行_____;抑制_____,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影响 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强了经济实力 3.思想上:尊崇儒术。 4.开拓疆域 措施 (1)北击匈奴:任用_____、_____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_____管辖。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_____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著名的“_____”。 (3)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_____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_____机构。 (4)少数民族治理: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影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知识点三 东汉的兴衰 1.王莽夺权: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3年被绿林军推翻。 2.东汉的兴衰 (1)前期的“光武中兴” 背景 25年,_____建立东汉,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措施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_____的作用;严格控制_____;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_____ 思想 重视_____ 结果 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2)中后期的统治 内容 ①_____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发生“党锢之祸”。 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④184年,张角领导“_____”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⑤出现_____局面 影响 削弱了东汉的实力,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知识点四 两汉的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史学 西汉 司马迁 《_____》 首创_____,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 《_____》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科技 战国至西汉 《_____ _____》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 《神农本 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汉代 《_____ _____》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 改进造 纸术 105年,_____改进造纸术。后来,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黄老之学 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1.阅读教材P21“史料阅读”,材料中的“孝文”“孝景”分别指谁?这体现了汉初的什么统治政策?                                                                                                                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武帝采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