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877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5294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中外,课件,一轮,统编,高中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创立 _____时期 特点 ①中央委任_____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以相应的官职 ②选官标准从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主要看重_____ 影响 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逐渐成为维护_____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 背景 ①_____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②庶族地主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 发展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_____,科举制度形成 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_____和明经两科为主 ④武则天首创_____和殿试 ⑤_____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影响 积极 科举制使出身_____的读书人通过相对_____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和方式日益僵化,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魏晋 南北朝 尚书台改称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_____,行使权力 隋唐 确立 _____时期 职责 ①_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负责审核诏令;_____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唐太宗设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后改称_____。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_____的趋势 影响 ①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魏晋时期的租调制 按_____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颁布_____,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_____为租,纳_____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的租庸调制 内容 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_____ 影响 以_____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_____也有了保障 唐朝后期 的两税法 背景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概况 为了解决_____困难,780年,宰相杨炎建议 内容 每户按_____缴纳_____,按_____缴纳地税,取消_____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_____和秋季两次纳税 评价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_____对象,保证国家的_____;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_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_____的人身控制 庶族 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 1.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思考:相比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有何历史进步性?                                                                                                                科举制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废除于清朝末年。 三省六部制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2.观察教材P42“唐朝三省位置图”,思考:三省官署的位置分布有何特点?                                                                                                                三省六部的运行 租庸调制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它承袭了北魏以来对赋役制的改进,租调负担比前代略有减轻;在服役与纳绢之间有一定的灵活性。 3.阅读教材P43“史料阅读”:根据史料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