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878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348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中外,课件,一轮,统编,高中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知识点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的发展 时期 表现 汉武帝 儒学_____地位确立 魏晋 南北朝 开始吸收_____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隋朝 提出“_____”,主张以_____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中期 背景 佛教和_____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内容 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特点 用儒家的_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_____的观点 2.道教的发展 时期 概况 东汉末 兴起 魏晋 南北朝 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_____的影响,主张“贵儒”和“_____” 唐朝 统治者奉行_____政策,奉_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 发展 两汉之际 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吸收_____、道的思想,渐趋_____ 唐朝 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对后世影响最大 挫折 原因 广修寺庙,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_____ 表现 南朝_____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_____及唐朝统治者几度灭佛 结果 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知识点二 文艺与科技 1.文学艺术 项目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文学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_、东晋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 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书法 (1)隶书、草书、行书和_____等书体均已完备 (2)东晋_____世称“书圣” (1)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2)_____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_____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2)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_____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3)_____被尊为“画圣” 石窟 艺术 山西大同_____、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科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类别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数学 _____ (南朝) 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 农学 贾思勰 (北朝) 《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 裴秀 (西晋) 绘制出《_____》,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时期 类别 成就 建筑 隋朝的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术 唐朝已经有了_____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火药 ①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_____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学 唐朝_____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孙思邈著有《_____》;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知识点三 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的交流 佛教在中国传播 表现 (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_____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的_____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唐朝的_____,西行前往天竺等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影响 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佛教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_____来长安求法,日本的_____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2)唐朝_____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其他方面 (1)唐都城_____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_____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又被称为“法难”。 1.阅读教材P45“历史纵横”:据此说明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