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9285

第五单元 第23课时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生物学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日期:2025-05-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687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人教,复习,一轮,生物学,高中
    第23课时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课标要求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考情分析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024·北京·T6 2023·江苏·T23 2023·北京·T4 2022·北京·T4 2022·广东·T5 2021·海南·T4 2021·江苏·T24 2020·江苏·T32 2020·全国Ⅰ·T5 2.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2024·重庆·T9 2024·全国甲·T6 2024·山东·T17 2024·江西·T15 2024·湖南·T18 2024·甘肃·T20 2023·海南·T18 2023·山东·T7 2023·山东·T18 2023·广东·T16 2023·北京·T4 2022·广东·T19 2022·海南·T6 2022·辽宁·T20 2022·山东·T5 考点一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萨顿的假说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①实验过程(摩尔根先做了杂交实验一,紧接着做了回交实验二) ②现象分析 ③提出问题:_____ _____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已有理论 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项目 雌性 雄性 图示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假说 假说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X染色体上有,而Y染色体上没有 假说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有 实验一图解 实验二图解 疑惑 上述两种假说都能够解释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现象 (3)演绎推理 为了验证假说,摩尔根设计了多个新的实验,其中有一组实验最为关键,即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最后实验的真实结果和预期完全符合,假说1得到了证实。利用上述的假说1和假说2,绘出“白眼雌果蝇与亲本红眼雄果蝇交配”实验的遗传图解,如表所示。 假说 假说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X染色体上有,而Y染色体上没有 假说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有 图解 (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_____ _____。 [归纳总结] 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个体小,容易饲养;②繁殖速度快,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③后代数量大,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④有明显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统计;⑤染色体数目少(4对),便于观察。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基因。 (2)位置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 考向一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2024·汕头模拟)下列研究成果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是(  ) A.摩尔根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B.摩尔根研究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研究发现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时伴随着基因的复制 2.(2024·北京,6)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出了第一幅基因位置图谱,示意图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均表现为伴性遗传 B.所示基因在Y染色体上都有对应的基因 C.所示基因在遗传时均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D.四个与眼色表型相关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考向二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3.(2024·西安期末)生物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白眼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如表所示的实验(Ⅱ、Ⅲ)。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 Ⅱ F1红眼♀×白眼♂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Ⅲ 野生型红眼♂×白眼♀(来自实验Ⅱ) 红眼♀∶白眼♂=1∶1 A.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1红眼雌果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