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课文梳理 《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对清晨秋雨、远山的描写,烘托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表明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塞下曲》描写了一场月黑风高之夜的追击战,表现了战斗环境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墨梅》中,诗人借梅花自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诺曼底号遇难记》“诺曼底号”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被海水无情地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黄继光》本课记叙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挑山工》是作家冯骥才写的等泰山见闻。作者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生活的道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默写 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易读错的字 多音字 易写错的字 上下结构 上半部分是“士”字,上横要比下横长。 下部“生”字上有一横。 是“辛”,不是“幸”。 不是“贵”。 形近字组词 洛(洛阳) 络(联络) 砚(砚台) 现(现在) 伦(伦理) 论(讨论) 维(维持) 推(推倒) 遣(派遣) 遗(遗迹) 会写词语 近义词 震荡———震动 维持———保持 违抗———违背 持续———连续 坚定———连续 坚定———坚决 拘束———拘谨 包蕴———包含 惊恐万分———惊惶失措 猝然而至———猝不及防 不声不响———无声无息 反义词 隐约———清晰 安静———喧闹 违抗———听从 伟大———渺小 喧闹———静谧 陡直———缓平 随便———严肃 井然有序———乱七八糟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惊慌失措 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临危不惧 锲而不舍 古诗积累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