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固体压强的计算 第 1 课时 固体压强的计算(一) 专题突破 类型一 区分压力和受力面积 例1如图所示,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A 放在面积为1m 的水平桌面上,其质量为2kg。正方体B的棱长为20cm,质量为16kg,B 叠放在A 的正中央。(g取10 N/ kg)求: (1)B对A的压强; (2)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类型二 压强等效问题 例2 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双脚站立脚印,立即用蜡浇灌了一只鞋模。测量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 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 取10 N/ kg) (1)鞋模的体积; (2)鞋模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罪犯对海滩的压力; (4)罪犯的质量。 类型三 比例问题 例3 (2023·外语校)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 。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 ,已知金属块A、B棱长之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块A、B的密度之比为27:4 B.金属块A、B的重力之比为2:1 C.将B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强大于p D.将B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强大于P 专题集训 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表面全部与A密合。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 1:3,底面积之比 A 对B的压强和 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2,则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为 ( ) A.9:4 B.3:2 C.9:2 D.4:9 2.如图所示,正方体A、B的质量相等,棱长之比为1:2,若按图甲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为pA,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甲,若按图乙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时,B对A的压强为PB,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P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4:3,先将B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A放在B的正上方,则A对B的压强与B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4.如图所示,公安人员在4cm厚的雪地作案现场发现了罪犯清晰的双脚站立的脚印,立即取证,经建模测量脚印深度为3cm,每个脚印的面积为250cm ;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 Pa(已知 y取10 N/ kg)。求: (1)没有脚印的地方雪对地面的压强; (2)罪犯的重力。 5.如图所示,两个立方体金属块A、B静止叠放在地面上且B在A 的正下方。A 的质量为2kg,底面积是25 cm ,B 的质量为0.8k g,底面积是16cm 。求:(g取10 N/ kg) (1)A 对B产生的压强; (2)B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3)B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6. A、B为两立方体,重分别为50 N和100 N,A 的棱长为1 dm,如图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求: (1)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F甲: F乙为多大 (2)图甲中A 受到的压强P甲为多大 (3)若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强 B的棱长为多大 第 2 课时固体压强的计算(二) 专题解读 切割类固体压强的计算: (1)横切特点:受力面积S不变,压力F变化。 ①切相同质量m时:用 计算剩余物体压强。 ②切相同体积V时:先根据公式m=ρV求出质量,再用 求剩余物体压强;也可以用p=ρgh求解剩余物体压强。 ③切相同厚度h切时,用 求解剩余物体压强;对于不规则物体,只能用 求压强。 (2)竖切特点:对于规则柱状物体用p=ρgh求解,切后的压强不变;不规则物体,只能用 求压强。 专题突破 类型 切割、叠加综合问题 例1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 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 例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1)甲的密度与乙的密度关系为 ( ) A.ρ甲>ρ乙 B.ρ甲<ρz C.ρ甲=ρz D.无法确定 (2)若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体积或质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