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8 枣核 走近文本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一个聪明的孩子———枣核,收拾县官,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事,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枣核与正常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只有枣核那么大。 2.永远长不大。 走进文本 对于枣核的降临,父母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夫妻俩欢喜得很 出生时 不长时 白欢喜、愁得慌 干活时 爹娘非常高兴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说明枣核非常积极、乐观! 白高兴,说明爹失望了。 发愁,说明娘也很担心。 除了积极、乐观,枣核还是个怎样的孩子? 勤快 聪明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这是本段的中心句。 扶犁、赶驴、打柴多 体现出了枣核的勤快和本领高 勤快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句子训练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_____不光_____,也很_____。 _____不光_____,也很_____。 明明 爱学习 爱劳动 苹果 好吃 有营养 枣核的聪明体现在什么地方?请默读4-7自然段,把能够体现枣核聪明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小组探究 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没有直接赶牲口回家,而是藏起来,故意大声吆喝,干扰看守的衙役。 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可刚躺下,又听到吆喝声。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等衙役放松警惕了,他才赶着牲口回村 聪明 在词语“折腾”中“折”的读音是( ) 多音字 A.zhé B.zhē C.shé B 折 shé zhé (折叠) (折本) 我还会用其他读音组词: 枣核的小身体给他带来了哪些优势? 1.能蹦进官府,救出驴; 2.能从铁链缝里蹦出来,不被绑住; 3.能躲开衙役的板子,不被打到; 4.能抓着县官的胡子荡秋千,引县官挨打。 读一读枣核智斗衙役和县官的故事,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吧!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片段: 因为我觉得枣核蹦来蹦去的动作描写,显得他很灵活。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 ”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片段: 因为我觉得对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这样神态的描写让人感觉很解气。 涨 zhàng zhǎng zhàng (涨红) (涨潮) 你也来试着说一说吧! 枣核的小身体是他的缺点还是优点呢? 你可以这样答: 我认为是_____,因为_____。 交流讨论 本课主要讲了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积极、乐观、勤劳、聪明的小男孩枣核,智斗县官、衙役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和不足,可以用勤劳和智慧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