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375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
  • cover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仰韶文化的墓葬中,男女在墓穴中的位置有时是男左女右,有时是女左男右。而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男左女右逐渐成为定制,且随着时间推移,男性逐渐占据墓穴中心位置。这一变化表明( ) A.氏族社会走向瓦解 B.家庭式劳作方式普遍化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农业发展提升男性地位 2.表1 是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的共同出发点是( ) 表1 代表人物 墨子 孟子 韩非 主张 “兼以易别” “亲亲而仁民” “法不阿贵” A.维护贵族地位 B.强化君主专制 C.重构社会秩序 D.倡导以民为本 3.曹魏的城乡市场多以谷物、布帛为交易媒介,至北魏初期仍存在“谷帛为市”现象。同一时期南方多以甘蔗、橘柚、高级奢侈品等换取北方的骆驼、马等特产。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租庸调制广泛推行 B.时局变动影响商品经济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拉大 4.南宋宋慈在《洗冤集录·序言》中写道: “狱事莫重于大辟(死刑),大辟莫重于初(初始)情,初情莫重于检验……慈四叨臬寄,他无寸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之心。”其验尸方法强调“体察入微”,以“孝子之心”对待死者。这反映了宋慈的司法实践( ) A.兼顾到法理与人情 B.借鉴了西方医学科技 C.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D.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5.表2为清朝徽州地区社会情况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徽州地区( ) 表2 记载 出处 沙坡地杨柳杂木“毋得私伐”,违者照依禁约演戏。 乾隆祁门考祥堂等议合文约 刘家村因争水源械斗,知府判依古渠分水碑调节。 乾隆徽州府衙档案 道光年间,汪氏宗族划禁垦区,违者逐出族籍。 2015年屯溪出土竹山契约 A.中央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加强 B.人地矛盾尖锐 C.自治因素影响乡村社会治理 D.商人群体活跃 6.《资政新篇》提出“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倡议建立类似西方议会的“士民公会”;允许民众通过报纸表达政见;强调“以法法之”,主张制定系统的成文法典,反对连坐酷刑。由此可见, 《资政新篇》( ) A.表达了农民革命的要求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C.引发清廷权力结构变化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7.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 《申报》发表社论: “今大总统既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上副总统继任之规定,乃黎黄陂(黎元洪)依法就职之根据。”由此可知,该社论意在( ) A.否定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治合法性 B.推动责任内阁制度在实践中完善 C.维护民国初年宪政框架的法统权威 D.左右社会舆情以影响总统的选举 8.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税多次调整,1939年实行“累进税制”,1941年转变为“统一累进税”,1943年又推行“救国公粮制”。同时,晋察冀边区于 1940年颁布《减租减息条例》,明确规定地租不得超过总收成的37.5%。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抗战需求与民生保障 B.构建战时新型分配模式 C.推动根据地土地制度变革 D.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9.1950 年,河南各地土改中废除保甲制,建立乡人民政府,规定乡长必须经农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951年,经过土地改革,河南全省原有 1500个乡调整为3200个,如郏县将每个乡规模控制在300—500户。这一做法( ) A.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有利于增强新政权的动员能力 C.扫除了中国工业化的障碍 D.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0.进入21世纪,厦门自贸片区以“航运金融创新”为核心,推出全国首创的“国际中转集拼”和“航空维修保税监管”模式,该模式对解决跨境物流与资金流动瓶颈,推动厦门成为亚 太地区重要航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