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937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8704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新和谐公社”蓝图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 导入新课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的社会主义——— 理论指导 革命实践 建设实践 时空坐标 一战中参战的俄国士兵 上流社会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俄国的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社会条件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材料一: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19世纪末俄国工业化的进展造就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然只占劳动力总数的10%,却蕴藏着强大的革命能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二:进入20世纪后,工业集中的过程加快了。1910年,53.4%的工人集中在拥有500人以上的大企业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垄断资本在俄国国民经济中已占统治地位。 ———赵晓雷《外国经济史》 阶级基础 第一代产业工人形成,工人运动发展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火星报》 思想组织基础 社会民主工党 主观 条件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对俄国 的认识 “ 一国胜利论” 建立政权 的方式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继 承 与 发 展 、 理 论 到 实 践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多国胜利论” 发展 继承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经济基础最薄弱,缺少资金、市场狭小、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工业生产总值排在资本主义世界末尾。 俄国依然保持着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民主化程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 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突出。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 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理论创新 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实践意义 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列宁主义鼓舞并引导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 理论 实践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历史意义 1.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基础:沙皇专制制度之下,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环境: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主观条件: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地主、沙皇专制 农民 资产阶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