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3905

第22课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2次 大小:44710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22课
    (课件网)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我是代表所有中国人,甚至于人类来到了太空。我看到的一切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我拿起了太空笔,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杨利伟 《天地九重》 视频 素养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继续训练浏览的阅读方法,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3.结合文中作者遇到的意外及举动,品析其精神品质,体会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重点) 4.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航天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雄气概和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重难点)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三 圈点勾画,明确态度 任务四 品读语句,理解情感 任务五 拓展·弘扬精神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 务 一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196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suí)中县人。 身份地位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生平经历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颁“航天功勋奖章”。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基本信息 身份地位 生平经历 背景链接 出处 背景 简介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解放军-出卷网-2010年版)。有删改。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2010年,解放军-出卷网-推出他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书中,他对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了极为全面、详尽的描述。 了解文体 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主要记述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质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资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基本特征: ①真实性。以史实为依据,不允许虚构。 ②文学性。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联想、想象﹐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传记文学 字音字形 炽热( ) 轮廓( ) 俯瞰( ) 模拟( ) 遨游( ) 烧灼( ) 负荷( ) 舷窗( ) 千钧重负( ) 屏息凝神( ) chì kàn nǐ áo zhuó hè bǐng xián jūn kuò 多音字 刹 ( )刹那 ( )刹车 chà shā 【串句记忆法】这款智能机器人不仅模( mú)样好看,而且能模(mó )仿人的声音。 脉 ( )山脉 ( )脉脉含情 mài mò 晕 ( )红晕 ( )晕倒 yùn yūn ( )负荷 ( )荷花 荷 ( )知识 ( )博闻强识 ( )露出 ( )露珠 识 露 屏 ( )屏息凝神 ( )屏障 hè hé shí zhì lòu lù bǐng píng 理解词语 炽热 温度高,极热。 千钧重负 比喻沉重的负担。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也常比喻重大的责任。 一目了然 一眼就能看清楚。 也形容感情非常热。 稠密 多而密。 近义词:繁密 反义词:稀疏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应付自如 指处理事情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用于形容人的才干,含褒义。 本末倒置:把主次的位置颠倒。 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