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4201

选择性必修3 第十五单元 第54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4954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学案,一轮,统编,历史,高中
    课时数智作业(五十四)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建议用时:30分钟,总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湖南衡阳三校联考)公元7—10世纪,途经中国新疆的商路主要有三条:南路主要通往天竺(印度)等国,中路由疏勒经波斯(伊朗)通往地中海沿岸,北路“自庭州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通向里海沿岸。这些商路(  ) A.扩大了中华文化圈范围 B.因蒙古西征而被迫中断 C.主要由阿拉伯帝国开辟 D.是亚欧贸易的重要纽带 2.(2024·安徽九师联盟模拟)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下设立五个属国;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11年,又先后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从敦煌向西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很多烽燧;至公元前60年,迫使匈奴基本退出西域。这些举措(  ) 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为丝路贸易提供了一定保障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 D.确保了北部边疆的政治稳定 3.(2024·山东德州联考)大约从公元前4千纪起,青金石受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两河流域人们的追捧,逐渐形成了一条几乎覆盖了地中海沿岸到帕米尔西麓的“青金石之路”。而帕米尔东麓再向东,就是古代中国的“玉石之路”,两者相连,正是后来的丝绸之路。这表明当时(  ) A.跨区域的文明交流加强 B.世界文明逐渐连为整体 C.西亚北非文化同宗同源 D.丝绸之路沟通东西交往 4.(2024·福建福州一模)14世纪初,旅行家鄂多立克从意大利出发,乘船经波斯湾、印度、爪哇、占城等地到达广州,再经大运河到达大都,数年后又从大都出发,向西北进入河西走廊、新疆,通过中亚归国。由此可知(  ) A.大运河联通了陆海丝绸之路 B.鄂多立克开启了新航路的探索 C.欧亚大陆商旅往来十分频繁 D.欧洲人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 5.(2024·湖北黄冈模拟)下表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  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 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6.(2024·江苏南通一模)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 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 7.(2024·辽宁鞍山一模)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 A.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 B.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 D.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8.(2024·湖南衡阳三校联考)印度尼西亚惠荣宫(妈祖庙)始建于1887年,1897年刻立于宫中的《惠荣宫序兼乐捐碑》上,有“乐捐者中有荷兰人……共捐800盾”的记载。该记载表明当时(  ) A.殖民当局推行愚民政策 B.国际文化在碰撞中交融 C.印尼族群结构发生巨变 D.亚洲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9.(2024·湖南长沙模拟)某人类学家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