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五中高 2024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1 .本试卷分为第 1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 1卷(选择题,共 48分)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指出 “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发表此《宣言》的目的是() A. 彻底放弃武装斗争,融入国民党领导的政治体系 B. 换取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合法地位的公开承认 C. 推动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争取苏联军事援助,增强中共军队的装备水平 2、 “ 一五 ” 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 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障城市工业化建设的粮食需求 B. 彻底消灭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C. 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 D. 建立完全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3、 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 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个项目,超过 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 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 16年总和的 109%。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对外合作 B. 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调整 C. 国民经济恢复带动援助能力提升 D.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需求激增 4、下表反映了 1982-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单位:万)。这一变化说明该时期我国()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A.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彻底取代 B. 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C.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 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5、据统计,截至 2020年 4月初,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 7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全部确诊病例的 91. 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在 90%以上。 一些中成药的冲剂、胶囊和注射液在临床治 疗一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现代中国的医药学() A. 完全取代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体系 B. 其科学原理已获国际社会公认 C.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独特价值 D. 仅适用于轻症患者的辅助治疗 6、下图为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由此可知( ) A. 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早期农牧业产生 B. 早期农业和畜牧业起源于欧亚大陆 C. 各地发展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畜牧业 D. 人类从定居形成聚落过渡到经常迁徙 7、某学者认为:古代 “ 大中东诸文明的发展模式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秩序,即大陆秩序和海洋秩 序” 。下图是其对这两种秩序结构的比较。这一差异导致古代( ) 大陆帝国(左)与海洋帝国(右)的秩序结构 A. 区域文化的统一 B. 文明时代的转型 C. 帝国之间的冲突 D. 区域文明的扩展 8、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 岛还发现了 9至 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马达加斯加语的形成完全由非洲班图语主导并受其他语言影响。 B.该岛在 9至 10世纪曾是伊斯兰教文化向非洲传播的核心枢纽。 C. 岛上文化发展受到南亚、非洲、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多重影响。 D. 梵语词汇的传入证明了印度人曾在该岛建立过长期的殖民统治。 9、在中世纪的西欧, “ 国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