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当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诺曼底号”遇难记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伦 腹 剖 窟 窿 维 混 嘶 秩 岗 宰 措 践 遣 我会写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师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师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mài mí 字词识记 pōu wéi qì luǒ zǎi ɡǎnɡ xiōnɡ hān bēi qiǎn xiè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窿 lónɡ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穴”要扁,“阝”的竖长,“ ”捺伸展。 上下 穴 窿 遣 qiǎ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被包部分书写要正;“辶”平捺伸展有力。 半包围 辶 遣 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的航线上,“诺曼底号”的船身被“玛丽号”撞开了一个大窟窿而遇险。人们惊慌失措,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船上六十人全部获救。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以身殉职。 六要素串连法 1-5 主要交代了“诺曼底号”夜航的基本情况,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出场。 6-9 情节突然出现转折,讲述了“诺曼底号”的遇险。 10-40 主要写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 41-45 写船员和乘客顺利脱险,哈尔威船长却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请你认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写“遇难”这件事的经过的? 边读边思考,说说“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轮船?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雾越来越浓了。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环境描写:说明了发生撞船事故的外界条件,为撞船的描写埋下伏笔。 在这样的天气下,哈尔威船长是怎样驾驶船的? 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船长尽职尽责 爱这艘船,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 事故发生后,“诺曼底号”船上是什么情形?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外貌、动作描写:人们惊慌失措,内心恐惧。 情况危急 拟人 哈尔威船长说话时非常坚定,毫不犹豫。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从这个命令,你体会到了什么? 船长的表现 沉着果敢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指挥有方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忠于职守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分角色朗读下面的对话,体会这段对话的特点。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奥克勒福大副?” “到!”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语言特点:简短有力。 掌握情况 自信果断 命令决断 读课文第14~31自然段,思考:救生艇放下后,船长共说了几次话,目的是什么? 1—6次:为了了解当时的处境。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