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明晦并存,承古萌新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何为中世纪?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中世纪)。它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封建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中。 476年 5世纪 6世纪 8世纪 9世纪 10-11世纪 13世纪 1435年 15世纪晚期 1500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基督教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民法大全》 封君封臣制 基辅罗斯建立 庄园形成 城市兴起 拜占庭帝国灭亡 王权强化 莫斯科公国兴起 新航路开辟 476年 欧洲中世纪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建立 盎格鲁-撒克逊 诸王国 西哥特王国 法兰克王国 东哥特王国 汪达尔-阿兰诸王国 1.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 2.经济: 庄园经济 3.思想·宗教: 基督教 1.含义: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 封臣 提供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 2.联系(权利与义务): 3.特点: ①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具有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 ③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 史料1: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史料2: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思考:封君封臣制度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4.影响: ②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 知识拓展———封君封臣制度与分封制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不同点 社会性质 维持形式 统治方式 相同点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 以血缘为纽带 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天下共主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等级秩序森严;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易造成分裂割据 二、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经济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思考:欧洲的庄园经济的是一种什么经济形态? 1.庄园特点: A.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B.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2.庄园性质: 庄园既是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 结合课本P20,问题探究,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 二、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经济 1.庄园特点: A.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独立 B.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2.庄园性质: 庄园既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