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22 太空一日 新课导入 1.利用各种媒介获得有关“神舟五号”太空飞行的资讯,了解本文的背景。(重点) 2.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 3.学习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重点) 学习目标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作者简介 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背景链接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课文便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字词注音 弧形( ) 炽热( ) 轮廓( ) 遨游( ) 严谨( ) 稠密( ) 瞬间( ) 烧灼( ) 千钧重负( ) hú chì kuò áo chóu jǐn zhuó shùn jūn 炽热: 轮廓: 模拟: 严谨: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模仿;仿照。 严密谨慎。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词语解释 这篇由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节选),描写了他首次乘坐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入太空的情景,首度揭示了中国人飞天梦背后生死时速的秘密。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细读感悟 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 举动 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痛苦 失重状态下“本末倒置”的错觉 靠意志克服 眼睛闭着猛想 听到神秘敲击声 别害怕 趴 听 看 找 过载 没有紧张 舷窗玻璃出现裂缝 紧张惊慌 抛伞时飞船剧烈晃荡 不用紧张,很正常 拽 按下 谨慎操作,顽强顶住 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和飞船一起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舱体内的航天员非常痛苦,但“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 火箭升空时 “我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绕地飞行过程中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让我紧张以至惊慌”,抛伞时“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最终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 归途中 品味语言 1.“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猜猜看,杨利伟激动的话语可能是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