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5212

21.芦花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91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芦花,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芦花鞋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捋下来”的“捋”读音是( ) A.lǚ B.lú C.luō 2.“祈求”的读音是( ) A.qí qiú B.qǐ qiú C.qì qiú 3.文中的青铜具有怎样的品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吃苦耐劳 B.纯朴善良 C.热心助人 D.乐观坚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芦花鞋的温暖与美好。 B.当城里人买鞋时,青铜没有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表现了青铜心地善良。 C.青铜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说明他很有商业头脑。 D.青铜在大雪天去卖芦花鞋,表现出他勤劳、不畏艰辛的品质。 5.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chuō)绳 抚(fǔ)摸 芦花 均匀 B.庄稼(jià) 啧啧(zé) 篷松 空寂 C.祈(qí)求 咯(gē)吱 麦穗 捋胡子 D.倾覆(fù) 遗憾(gǎn) 闻声 疑惑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窝,又像两对鸟。 作者由芦花鞋上的芦花被风吹开露出稻草,联想到 。画“ ”部分是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芦花鞋既 又 的特点。 2. 他们或背着包,或提着包,一路说笑着,一路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过来。 照样子,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7.搜集资料 搜集与作者曹文轩相关的资料。 8.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1)妹妹kuí huā( )跟着青铜,一起走进芦苇荡。 (2)雪在他的qí qiú( )中,渐渐停了。 (3)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yí hàn( )。 9.比一比再组词。 搓( ) 芦( ) 铜( ) 暖( ) 差( ) 护( ) 洞( ) 缓( ) 遗( ) 涨( ) 欣( ) 屑( ) 贵( ) 张( ) 欢( ) 削( ) 10.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选自《 》体裁 。全文分为4部分,各部分可分别用小标题“ 、 、 、 ”来概括。 三、语言表达 11.读下面的句子,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难道不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吗?(改成陈述句) 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读句子,完成练习。 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12.“亮堂堂”的本义是( ),句子中第一个“亮堂堂”指的是( ),第二个“亮堂堂”指的是( )。(选序号) ①光线很亮 ②很美好,前景很光明 ③愉快、舒畅 13.联系课文内容可知,全家人都很兴奋的原因是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铜一家人的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李斯特巧荐肖邦 1831年某一天,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在巴黎的一个大剧院演出。巴黎市民听说李斯特来演出,争先恐后地到剧院来买票。 演出将要开始了,李斯特坐在琴凳上。灯暗了,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奏。优美的旋律,动人的乐曲,使听众陶醉了。乐曲刚结束,大家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灯亮了,观众们看见是一位年轻人坐在琴凳上,都惊呆了。这时,李斯特走上台来,向大家介绍了这位年轻人———肖邦。 原来,李斯特为了使肖邦成名,巧设了“换人计”。台下的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时,肖邦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争先恐后: (2)聚精会神: 15.“向大家介绍了这位年轻人———肖邦。”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16.“肖邦的脸上挂满了泪水”是因为(  ) A.他弹的钢琴曲很受欢迎。 B.他很激动,李斯特在观众面前推荐他让他成名。 17.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