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祖父的园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D.可是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2.下列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啃咬(kěn yǎo) B.蚌壳(fēng ké) C.倭瓜(wēi guā) D.毛嘟嘟(máo dūo dūo) 3.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倭瓜(wěi guā) 承认 B.啃咬(kěn yǎo) 螵虫 C.晃眼(huàng yǎn) 拨草 D.拴住(shuān zhù)瞎闹 4.下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樱珞 B.愉树 C.承担 D.水飘 5.祖父的园子是“我”的乐园,“我”在园子里的活动没有的一项是( ) A.栽花拔草 B.种菜铲地 C.捕蝴蝶 D.捉绿蚂蚱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jǔ jué zhān mào mián ǎo shǎ shì duì w ( ) ( ) ( ) ( ) ( ) 7.填空 在作者心里,祖父的园子不仅是 和 ,也是我童年时代的游乐园。 8.读拼音,写词语。 bá cǎo gē diào hú dié ( ) ( ) ( ) xiā nào shuān zhe chǎn zi ( ) ( ) ( ) 9.根据课文《月是故乡明》内容填空。 本文描写故乡的月时 ,引用了苏轼的名句 :“ , 。” 课文中“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中的“耄耋”说明作者的年纪大概是 。 课文通过对 的描写 ,寄托了作者 。 10.读句子,完成填空。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晃”是多音字,在句中的读音是 ,我能用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组一个词 。 (2)“明晃晃”写出了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活力四射。课文中类似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我能再积累三个: 、 、 。通过这些词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园中事物的 。 三、语言表达 11.仿写句子。 蜜蜂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就像 。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 就 ,愿意 就 。 四、现代文阅读 写人叙事类阅读 一记耳光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脾气好且极少发火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起因十分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 )我有能力自立,( )离家出走。( )父亲病了,( )不再回来看他,我要让他为这一记耳光付出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呆了许久。 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地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就应该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家东西时,你( )夸奖我,( )责备我,让我明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了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后勤财会部主任十几年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