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5725

2025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5682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考试,答案,扫描,试题,历史
  • cover
姓 名: 考生考号: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 史 命题人:瓦房店高中 审校:命题工作专家组 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关于生命精神的理解,孔子主张“游必有方”、“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所谓“方”、 “矩”,实即以礼乐为核心的“人间世”。庄子以“自事其心”为原则,以“礼意”为进路,追求“相造 乎道”的本真、自适之境。据此可知庄子 A.旨在发扬老子的道家学说 B.力主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C.循礼追求生命的自然本性 D.继承孔礼并发展了儒学 2.西汉初年,除汉律外,各王国有自己的法律,用来管理本国事务和制裁本国吏民的犯罪行 为。由于诸侯王有权“自置吏”,王国官吏皆“从王治”,案件审理程序基本上脱离汉律而自成系 统。上述现象 A.造就汉初百废待兴局面 B.有效分担国家治理任务 C.体现出蕃汉分治的特征 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3.据《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扬州蕃商云集,波斯、大食贾舶交至。官府于 江岸设市舶院,征榷外蕃货物;胡商以香料、珊瑚易取丝绢、瓷器者不可胜计。”据此可知当时 A.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化 合光上:B.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先 C.江南经济已超越北方 中dD.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高三历史(三模)一1 出卷网创建 4.表1是钟嗣成所著《录鬼簿》(约成书于1330年)中记载的元朝158位北曲作家有籍贯可考 的数量统计表。据表中信息可知 表1 位置 北方 南方 内容 大都真定 平阳 大名 东平 其他地方 到过南方 杭州 松江 其他地方 卷上:前辈才 人有所编传 17 5 1 20 奇于世者 卷下:方今才 4 10 人相知者 20 5 8 合计 18 6 6 2 24 19 20 5 9 A.北方文艺创作氛围较好 B.分裂动荡影响艺术创作 C.艺术发展反映经济现实 D.南北曲因交流相互影响 5,奏折制度始于康熙帝,被康熙帝授予奏折权的只有特定的少数人,主要是皇帝派到地方上 的家奴和朝内外的官员,且只有奏贴和请安折形式。雍正帝扩大奏折人员的范围,扩展了奏折 的内容范围。这一变化反映出雍正帝时 A.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B.家国同构的特征达到顶峰 C.政治制度日益开放的趋势 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6.同治十三年晚清官员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节选)中说“窃惟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 弛。此次创巨痛深,实为百年来未有之变局。若不亟图自强,整顿吏治,更张法度,恐他族方以 我为可欺,而祸患将无底止。”该奏折 A.追求自强求富并重的理想 B.主张践行民主法治之重要 C.体现了对列强威胁的警醒 D.忧心于倭寇猖獗影响国运 7.1923年《新青年》杂志刊载,“欲救中国,当以‘破家立人'为先一打破家族本位之枷锁, 使青年男女挣脱‘孝悌'之名教束缚,争独立人格,建自由社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知识分子普遍追求民主平等 B.已出现个性解放的思潮 C.完成了反对封建统治的任务 D.建立了新型的家族关系 8.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 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 了。这种斗争,一天比一天激烈,问题也就非常地繁复和严重。”材料表明毛泽东 A.预知了边区反围剿失败的可能性 B.主张联合资产阶级进行军事斗争 C.坚持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相结合 D.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中心城市 高三历史(三模)一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