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6469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做笔记 课件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370839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笔记,批注,圈点,骆驼祥子,阅读
  • cover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 《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做笔记 目录 01 作品背景介绍 02 主要人物分析 03 情节梗概 04 主题思想探讨 05 文学手法分析 06 个人感悟与评价 作品背景介绍 01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老舍倡导平民主义思想,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等。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时期 结合老舍贫困生活体验,反映底层人民苦难。 老舍生活经历 作品出版历史 国际影响力 被译成多国文字,赢得世界声誉 初版发行时间 1936年初版发行 01 02 主要人物分析 02 祥子的形象 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 其他关键角色 刘四爷形象 车行老板,自私狡猾,是祥子悲剧命运的推手之一。 虎妞性格 大胆泼辣,有心计,对祥子情感真挚却也强势,影响祥子命运。 人物关系解读 夫妻关系,虎妞强势,祥子被动,关系复杂且充满矛盾。 祥子与虎妞 相互同情,却因社会现实无法走到一起,悲剧收场。 祥子与小福子 情节梗概 03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做了车夫,此后买车,是他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买车的梦想,再度奋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故事简介 故事起始 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怀揣梦想,希望靠拉车过上安稳生活。 祥子进城谋生 在拉车生涯中,祥子结识了性格直爽的虎妞,生活轨迹开始发生变化。 初遇虎妞 发展与转折 祥子买车后遭遇战乱,车被抢,钱被夺,人被抓。 遭遇挫折 祥子来到北平,拉车为生,梦想买辆属于自己的车。 进城奋斗 结局总结 祥子失去一切,精神崩溃,沦为行尸走肉般的存在。 悲惨结局 结局反映社会黑暗,底层人民难以逃脱悲惨命运。 社会批判 主题思想探讨 04 社会现实反映 祥子命运展现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底层生活艰辛 通过人物行为,反映社会中人性的复杂,善与恶并存。 人性善恶交织 人性的探讨 社会的压迫使祥子逐渐堕落,反映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堕落与沉沦 祥子面对苦难仍保善良与坚韧,展现人性的光辉。 善良与坚韧 生存与抗争 生存困境 抗争精神 01 祥子面对社会压迫,努力挣扎求生,展现底层人民生存的不易。 02 祥子虽屡遭挫折,但始终不屈不挠,体现了顽强的抗争精神。 文学手法分析 05 艺术特色 叙事技巧运用 小说采用多线索交织,使情节丰富,展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多线索交织 01 通过祥子的第一人称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使读者感同身受。 第一人称叙述 02 语言风格特点 运用北京方言,展现地道老北京风情。 京味儿十足 语言质朴自然,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朴实生动 象征与隐喻 祥子的车象征其命运起伏,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挣扎。 频繁出现的雨象征苦难与不幸,加深小说悲剧氛围。 车象征命运 雨隐喻苦难 个人感悟与评价 06 读后感想 放下《骆驼祥子》,祥子从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成一个麻木、潦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