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7102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 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127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图片,试卷,历史,监测,八校
  • cover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在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特点的陶制酒器、最早 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与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双翼形玉饰、 来自西亚经黄河上游地区传入的小麦栽培、黄牛和绵羊的饲养及冶铜术等。这些现象 A.加速了社会分化进程 B.丰富了中原文明内涵 C.凸显了多元一体格局 D.彰显了中外交流盛况 2.与商代相比,下表中西周时期“天下观”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天下观 商代 西周 空间结构 四方十中商 九州五服制 政治认同 神权中心 天命十德治 维度 族群认知 多方、羌方等异族称“方” 华夏夷狄分野 礼制表达 祭祀四方神 郊祀天地制度 A.专制统治的强化 B.治国理念的进步 C.华夏认同的形成 D.宗法血缘的削弱 3.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 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周王室 A.掌握封国所有官吏的任免权 B.建立起了严密的选官制度 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重在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4.墨子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韩非子提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两则材料 共同反映战国时期 A.社会流动渠道的多元化 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学说 C.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 D.君主专制理论的系统化 【高二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卷第1页(共6页)】 5430B 5.有学者认为,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结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战国时代 变革的最大结果,是贵族退场,这让中国的政治过于“早熟”。而其他人类文明中,神权和贵族 的退场,都发生在1500年之后的所谓近现代时期。材料中两个“早熟”的结果分别表现为 A.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建立 B.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实施 C.周公礼制和官僚政治的形成 D.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建 6.秦统一后,对新纳入版图的六国遗民实行差序化户籍政策。这一举措 第一层次 “新黔首户” “新地”六国遗民符合条件可重新登记户籍者 第二层次 “从户” 需集中监督的,具有编户资格的士伍、庶人和被释放者 第三层次 不具有编制户籍者 带刑具的囚徒,人身归属官府者 A,使赋役征收的范围迅速缩小 B.有利于实现新兴王朝的社会安定 C.使基层社会控制体系更完备 D.激起六国遗民对秦政的普遍抵制 7.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爪州县 ( 多】 口中术发对 万中苟智张、 是关)廿川置、宁6级谷母俱、、。 广至片() 0 。悬泉三骈.9鱼离晋经人 其安(织,京 致想烂市 平中片首年、辛) 酸关守 活内为今地名) 02040km A.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有效管辖 B.建立了全国性的信息传播系统 C.西域地区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8.西汉颍川太守韩延寿欲改易婚丧之风,先与地方长老商定,后由官府颁行,民众遂听令遵循。 这可说明当时 A.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提高 B.政府注重礼法并施原则 C.民间力量增强政令效能 D.社会风气影响政治走向 9.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 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