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练精析:第三单元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一、选择题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2.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 )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 D.收复台湾 4.大陆泉州旅游协会与台南市观光协会,于2012年3月28日签署《郑成功史迹双向游》合作协议书,使两岸旅游交流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郑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为( ) A.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5.明清时期,下列国家曾经侵略我国的有( ) ①荷兰 ②葡萄牙 ③西班牙 ④日本 ⑤沙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6.两次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挫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企图的清朝皇帝是 (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西部边界问题 B.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C.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北部边界问题 D.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南部边界问题 8.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 和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A.尼布楚 外兴安岭 B.黑龙江 黄河流域 C.雅克萨 乌第河 D.黑龙江 乌苏里江流域 9.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 ①陈胜 ②项羽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⑤岳飞 ⑥戚继光 A.①③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 D.④⑥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 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以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材料一中这句话是谁说的?材料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3)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此条约签订于哪一年? (4)该条约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材料中“海波”指倭寇。戚继光肃清了浙江和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岳飞抗金,故正确答案为C。 2.【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说明了当地人民群众抗击倭寇的积极性非常高,显而易见,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逐荷夷”“复先基”等,可以判断这是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本题关键是考查郑成功得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敬仰的主要原因。A和C考查郑成功的史迹但不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敬仰的主要原因;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故D也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明清时期,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