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教案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增强对母语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语言运用]通过学习简明的表达方法,提高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思维能力]过概括、提炼、优化等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文章构思与表达的条理性。 [审美创造]欣赏经典作品中简明语言之美,提高对简洁明了的文章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语言简明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提升简明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任务一:对比阅读·明确简明含义 1.请同学们对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哪段更简洁舒服?为什么? 文段一:今天早上,我起床之后,来到了学校。到了学校以后,我发现教室里的同学很多。 文段二:今早起床,我来到学校,发现教室里同学很多。 预设:文段二简洁舒服。因为它语言简明,不重复啰嗦。 2.什么是语言简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圈画出来。 预设: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当简则简,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唆;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教材文字) 简言之:(1)表达简要;(2)表意清楚。 师强调:“简”“明”不是一个相互脱离的要求,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语言简明”是指通过语言的“简要”从而实现语意的“明了”。 3.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应如何修改?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预设: 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 修改: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任务二:思考探究·探讨技法要点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简明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圈画出要点。 (生阅读教材,勾画,回答) 明确: (1)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要堆砌词语。 (4)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技法一:围绕中心,不生枝节 1.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判断文段中心,再说说是否有游离中心的语句?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时候,商场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还有几个人在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预设: 中心:写“我”去商场给妈妈买护手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这时候,商场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还有几个人在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一句,对商场的环境描写,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表意不够集中,应该删掉。 2.技法小结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得明确文段的主旨,要围绕中心进行写作,不旁生枝节,同时,发现有游离中心或者话题之外的内容,应该立刻删去。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判断文段中心是什么,然后按照“围绕中心,不旁生枝节”的原则进行修改。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