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9214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5237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虽有嘉肴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重点) 2.体会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难点) 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素养) 课前导入 溯源解字 “教”“学” 教 学 甲骨文“教”字,左边是一个儿童,上面的两个叉代表算术的筹策(小木棍或草秆),右边像人手持教鞭(或棍棒),学生若记认不清,就小施责罚。本义为督导儿童学习,引申为指导、培育、训诲等义。 甲骨文“学”字,下面是一所房屋,上面的两个叉代表算数的筹策,“双手”置于两侧,本义是孩子在室内摆弄算筹进行学习。 文学知识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制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 整体感知 虽有嘉肴 美味的肉食(古人所说的“肴”指的是用鱼肉等做的荤菜)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 虽然 “虽有嘉肴”是什么意思?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标题含义: 作用: 以选文第一句话为标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fú qiǎnɡ jiāo zhǎnɡ yuè xiào jiāo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味美。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译 文 最好的道理。 好处。 不。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困惑。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译 文 自我反思。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所以。 自我勉励。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说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译 文 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通假字 ①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古义:最好的 今义:到 ◆古今异义 ③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⑤教学相长也 古义:教与学 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 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④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 学学半 动词,同“敩”,教导 动词,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其色正耶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代词,它的 连词,表示选择 《北冥有鱼》 至 虽有至道 寡助之至 形容词,最好的 名词,极点 强 然后能自强也 赏赐百千强 动词,勉励 形容词,有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木兰诗》 善 不知其善也 陈康肃公善射 名词,好处 动词,擅长 反 然后能自反也 窥谷忘反 动词,反思、反省 动词,同“返”,返回 《卖油翁》 《与朱元思书》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也”表判断 教学相长也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 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之此乎” 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