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对比阅读《寒食》,完成练习。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①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相传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定于这天禁用烟火,只食用预先准备好的冷食。 1.读了上面的内容,我知道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的。 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第一句都写了 的花。不同之处是,第一首侧重于对 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第二首诗人用反衬的手法,通过自嘲自己的 ,表达了 。这两首诗营造的意境也不同,我们朗读第一首时语气要 ,朗读第二首时语气要 。 3.你最喜欢这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请写出喜欢的理由。 古诗词阅读。 【甲】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乙】中秋月·中秋月 明 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问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4.甲、乙都是写的① 之夜的情景。这样的夜晚,月光是明亮的。你从哪些内容可以读出来?请摘抄在下面。 甲:② 乙:③ 5.诗词中都表达着作者的情思。甲中诗人“望月时心中可能在想:① ,从中你读出了诗人② 之情。 6.你从“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读出了词人的① 人生态度;从“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读出了词人② 的愿望。 诗歌赏识。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诗中表明石灰不怕牺牲的诗句是:“ , 。” 8.“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是 。 9.诗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10.《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咏物诗 D.田园诗 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 (2)素: (3)盈盈: (4)脉脉: 12.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它写的是天上的事,却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 之情。 13.关于诗中加点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叠词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 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14.这首诗中能体现织女情感的诗句是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习题。 黄溪夜泊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15.请简要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16.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 《竹石》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 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7.补全古诗。 18.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 的特点,其中“ ”和“ ”两个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19.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20.语文要素 阅读链接资料,结合古诗,我能体会到诗人表面是写 ,实际是托物言志,表现自己 、 的高尚人格。 阅读 咏绣障 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 争拈小笔上床描 。 绣成安向春园里 , 引得黄莺下柳条 。 注释 : ①绣障:刺绣的屏风。②床:指绣架。③安:摆放。④春园:春天的花园。 21.本诗题材属于 (A.山水诗 B.咏物诗 C.边塞诗),诗中“黄莺下柳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2. 争拈小笔上床描中“争”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