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井岗翠竹》分层练习 一、基础巩固 班级拟举行“探井冈风物,感革命精神”学习成果展示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青山翠竹】 1.第一组同学学习本课后,拟写了下面语段用于活动展示,其中有一些问题拿不准,请你判断。 巍巍井冈山,绵① (延 廷)五百里,到处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竹子,一片连着一片,一簇接着一簇,望不到边际。它们青翠脱俗,四时常绿,欺霜傲雪,[③ ]有昂扬绝俗之姿,疏朗潇酒之态,虚心凌云之节,[④ ]有着不同寻常的品格,有着摄人心② (瑰 魄)的精神。并冈山竹不论矗立于高山深坳,还是植根于溪塘之畔,都高雅隽永铁骨铮铮,一身正气。战争年代,它们历经烽火硝烟的洗礼,立成丰碑般的身姿;和平岁月,它们又承载着英烈的嘱托,用真情回报社会,用绿色装点河山,赓续不屈的精神。 (1)语段中的三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郁郁葱葱( ) 簇( ) 深坳(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 请工整书写。 (3)请在语段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意完整连贯。 【如火杜鹃】 2.第二组同学准备展示井冈山市的市花———杜鹃,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井冈四月,杜鹃如海,当地人称之为“映山红”如今已成为这座英雄山岭的几大著名象征。杜鹃花儿红得奔放大气,如鲜艳的旗帜,指明前进方向:如星星之火,燎遍山川大地。一朵朵红艳艳的杜鹃,就像一颗颗革命的火种,播撒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圣土上,历经沧桑,不断生根、开花、结果迸发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量。②“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首经典的革命歌谣,唱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唱出了当年老百姓渴盼革命胜利的美好愿望, (1)上面语段中的两处画线句子,一句存在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 (2)第二组同学正在讨论用下图作为上面语段的配图是否合适,请表达你的观点并结合图片内容简述理由。 【井冈红米】 3.“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此类革命歌谣的传颂,使井冈红米名扬中外。第三组同学选择井冈红米进行展示,下面是他们整理的材料。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创始时期,红米是革命队伍的主要口粮。当时加工条件差,加上红米稻的稻皮坚韧,加工出来的大米都较为粗糙,食用时很难吞咽。但也是这种艰苦的环境, ,中国革命才以燎原之势,从胜利走向胜利。1949 年后,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冈山逐渐以自米稻种植为主,红米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到改革开放后,红米的营养价值经研究得到肯定,红米被作为特产发展,划定区域,专门生产。现在,并冈山红米除了作为食物,还成了红色旅游的一部分,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购买。 (1)材料内容有缺失,请你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材料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请根据材料内容,帮第三组的同学梳理井冈红米的“前世今生”。(每处不超过 15 字) 【传承精神】 4.展示会最后一个环节,大家将围绕“如何传承革命精神”进行发言。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奋斗 创意 体验 铭记 坚定 二、能力提升 阅读《井冈翠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章的哪些内容你能读出“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作者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2)文章第2段是如何描写毛竹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3)朗读下面语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4)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素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碧血山丹 张 贵 ①我随同老区慰问团回到了阔别30余载的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翠泉村。一踏入山乡,我的心就如同缭绕在峰头的白云,情缠意牵。那幽谷深涧一股股清澈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