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它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宣言》 人民当家做主 发展生产力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三大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49年 1953年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54年 1956年底 1957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开始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 法》颁布 “三大 改造” 基本完成 一五 计划 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文化 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 性质 变化 社会 主义 探索 1955 华约成立 美苏两极 格局形成 1967 欧洲共 同体成立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 20世纪60 年代中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 1968 世界 日本成为 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单元时空坐标 十年探索时期 思考: 哪些是成功的探索?哪些是重大的失误? 1.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3.一五计划的重要成就(重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 4、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及地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7.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9.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 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的方式是 11.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平过渡的政策是 基础知识抽测: 1953-1957年 重工业 工业: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厂 交通: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青藏、新藏、川藏公路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4年、北京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年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12、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14.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后 15.我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 16.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17.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 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成就 (钢铁基地、油田、产业、交通、水利、科技、国防等) 19.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2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 基础知识抽测: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材料研读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一 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4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时间 目的 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重大成就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