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22547
【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新版一下综合实践.2《欢乐购物街——买卖我做主》(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3151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综合
,
教案
,
欢乐购物街——买卖我做主
,
实践
,
一下
,
新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欢乐购物街》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欢乐购物街》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一学段中“欢乐购物街”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货币的意义,具有勤俭节约的意识,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在“学业要求”中指出:“积极投入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积累使用货币的经验;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欢乐购物街”单元主要围绕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的购物应用展开,包括“认识人民币”“买卖我做主”“小讲堂”三个活动。“认识人民币”设计了“认一认”和“换一换”两个环节。“认一认”重在全面认识人民币的种类、面额、单位等基本知识;“换一换”帮助学生积累使用人民币进行兑换的经验,了解元、角、分单位间的进率,掌握某一具体数额组合使用人民币的方法。“买卖我做主”包括“购物准备”“欢乐购物”“幸福分享”三个环节。“小讲堂”要求学生提出与人民币有关的问题,选择感兴趣的进行研究,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本单元将人民币知识与实际购物场景紧密结合,构建起完整的购物数学知识框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化对人民币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学生认知情况 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购物场景,对人民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跟随家长购物的经历,知道买东西需要付钱,也认识一些常见面值的人民币。然而,这种认识较为零散、模糊,对于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尚未形成系统、准确的理解。在简单购物计算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能进行 100 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但将其运用到人民币金额计算时,由于涉及单位换算,会面临较大挑战。 一年级学生对充满生活气息的 “欢乐购物街” 单元内容普遍感兴趣。色彩鲜艳的购物街图片、丰富多样的商品展示以及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都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乐于参与模拟购物游戏,在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人民币知识进行交易。然而,这种兴趣可能更多停留在活动表面的趣味性上。随着学习内容深入,当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抽象的概念时,部分学生的兴趣会逐渐减退,出现畏难情绪,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熟知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清晰理解各面额人民币之间以及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熟练进行简单换算。 2.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购物活动,使其能够清晰表达、顺畅交流信息,在购物实践中合理运用人民币。通过付钱、找钱等环节,积累丰富使用人民币的经验,逐步形成对人民币多少的量感,显著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敏锐发现、大胆提出与货币有关的问题,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究,有效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在交流分享中,广泛了解货币知识,深刻感悟货币意义,初步构建金融素养。 4.培养学生反思购物过程的习惯,使其能够准确描述购物经历,并对自己或同伴的活动过程做出合理评价。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全面认识人民币,牢固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2.针对100以内数额,灵活进行不同面额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 3.依据商品价格,精准付钱、找钱,并详细记录买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叙述买卖过程与个人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货币的意义,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与人民币有关问题的能力。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课件) (2)(共13张PPT)(2025-05-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1张PPT)(2025-05-1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6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6课时(课件)(共31张PPT)(2025-05-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课件)(共30张PPT)(2025-05-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课件) (5)(共15张PPT)(2025-05-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