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英国对外大臣巴麦尊曾说,“要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将来贸易的安全”。英国国会经过讨论后,发起了鸦片战争。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要求赔偿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B.以武力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 C.割占中国领土 D.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2.《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5.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此书为( ) A.《辛丑条约》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英吉利小志》 6.圆明园在呻吟,北京在哀号,只有强盗眉开眼笑。这强盗是(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殖民者 C.法国殖民者 D.法、俄殖民者 7.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 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选择的正确答案 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8.19世纪60年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 A.禁烟运动时的中国军民 B.义和团运动中的群众 C.英勇斗争的太平军 D.甲午中日战争时的清军 9.19世纪60年代残酷地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的是 ( ) A.华尔 B.阿古柏 C.瓦德西 D.西摩尔 10.在清政府“海防”和“陆防”之争中,力主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御,并收复新疆的是 (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郑成功 11.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 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战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 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12.“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这首诗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黄海海战时的壮烈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C.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D.义和团英勇抗击侵略者 13.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下列战争有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1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