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3889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预测卷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90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解析,差异性,整体性,自然环境,预测
  • cover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押题预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雅鲁藏布江源头流域(如图)主要土地类型为草地(86.3%)、贫瘠或植被稀踱的土地(9.0%)和冰川(1.2%)等。研究发现,1972~2008年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显著,且年径流量略有增加,但输沙量增加显著。据此完成1﹣1题。 1.气候变化驱动下,该流域植被覆盖率将(  ) A.增加 B.减少 C.稳定不变 D.剧烈波动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如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2﹣3题。 2.该河谷(  )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 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 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3.该河谷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新疆阿勒泰小克兰河流域上游地区海拔1050~2550米,植被随海拔变化呈明显带状更替(如图)。河谷两侧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据此完成4﹣6题。 4.小克兰河流域上游地区天然乔木的典型特征(  ) A.板状根系 B.叶片呈针状 C.茎花现象 D.附生植物多 5.乔、灌、草分布在1450~2150米,主要是因为该处(  ) A.水热组合好 B.土壤较肥沃 C.光照较充足 D.蒸发量较小 6.小克兰河上游河谷两岸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有利于(  ) ①防风固沙 ②减轻水土流失 ③吸烟滞尘 ④防止河床改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猴面包树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树干粗壮,树皮厚实光滑,木质非常疏松,树叶集中在树干顶端。在特定季节,猴面包树的叶子会全部脱落,几个月后再长出来。如图为猴面包树照片。据此完成7﹣8题。 7.猴面包树属于(  ) A.常绿乔木 B.落叶乔木 C.针叶树 D.灌木 8.关于猴面包树对环境的适应性,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树叶集中顶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②树干粗壮,抵御强风 ③树皮厚实,抵御野兽侵害 ④木质疏松,储水空间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秦岭中部太白山(如图)的落叶阔叶林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垂直跨度逾2000米)的山地垂直带。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与北坡相比,太白山南坡桦木林分布下限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南坡(  ) A.光照较强 B.气温较高 C.降水较多 D.风力较强 10.推测与其他山地相比,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带带幅最宽主要是由于太白山(  ) A.山麓海拔较低 B.基带为落叶阔叶林 C.相对高度较大 D.优势树种适温范围广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相关主题研究。如图示意小组研究主要内容的关联。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现象与图中的图框相对应的是(  ) ①海水盐度下降 ②冰层覆盖减少 ③北极熊食物来源减少 A.①Ⅰ②Ⅱ③Ⅲ B.②Ⅰ①Ⅱ③Ⅲ C.②Ⅰ③Ⅱ①Ⅲ D.③Ⅰ②Ⅱ①Ⅲ 12.研究内容主要体现自然环境(  ) A.稳定功能 B.生产功能 C.统一演化 D.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3.小组根据研究结果撰写报告,最适合的标题是(  ) A.如何减少碳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动物生存困境 C.人类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危机意识 D.全球变暖与北极地区动物生存困境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完成14﹣15题。 14.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 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