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逊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精彩片断写的是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在柱子上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鲁滨逊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级时对中国古典名著的初步阅读,已经积累了一些著阅读的感性经验。对于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学生大多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大略知道书中所讲的内容。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此前读过《鲁滨逊漂流记》,但阅读的随意性较强,只是走马观花地关注情节,缺乏对内容的深层理解与归纳,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也较为粗疏。因此,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梗概,从整本书语篇结构的角度,抽丝剥茧概括出脉络及要点,以“观其大略”,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节选,结合人物心理和行为,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确定 文化自信: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感受冒险小说的精彩,认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语言运用:学习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思维能力:通过文本对比阅读,感受人物特点。 审美创造: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领略外国文学的奇妙和精彩。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梗概的内容和作用;细读节选片段,交流分享自己对具体情节和鲁滨逊表现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难点 有理有据地撰写人物简评。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打卡冒险岛教师活动1 一、导入新课 1.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同学们的阅读面真的很广泛,老师给你们点赞!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鲁滨逊漂流记》读过这本书吗?关于这本书,你都了解哪些内容?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那这是一部怎样的奇书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睹为快! 解决本课的生字词 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借助小标题说说小说的内容。 二:认真阅读节选片段,运用合适的读书方法,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克服了哪些困难,结合作业单的图表,梳理总结。 学生活动1 1.学生交流 2. 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交流: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4. 学生领读,跟读本课易错生字词 (1)自由读生字词 恐惧 凄凉 寂寞 聊天 缺乏 书籍 控制 借贷 挑剔 侵袭 倾覆 稍微 栅栏 (2)指生读,关注“剔” “袭” “籍”的读音,关注“覆”“栅”“ 聊” 的书写。 5. 学生默读文章,小组讨论用小标题形式总结鲁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