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上《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文章结构严谨,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第2、3、4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是对2022年版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诵读、积累新鲜词句、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一学习内容的具体落实。本单元的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感受和积累语言,本课课后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背诵积累生动的语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 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的感受语言文字美的能力和对文章结构、构段方式的知识储备。但在通过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和积累喜欢的语句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课文中有大量丰富多彩的拟声词和表示声音的词组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加强理解,促进词块运用。文中还有许多生动美妙的语言,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落实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养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语言运用:让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图文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动物们的喜爱和关注,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美好,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朗读技巧。 思维能力:在游戏中,让学生敢说、乐说,体会说话的乐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动物们的喜爱和关注,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美好,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朗读技巧。 审美创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朗读习惯。在自主识字、合作探究中,掌握生字,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积累描写声音的词串,学会归类整理,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感受风带来的美妙声音。 教学过程 一、初闻音之声 1.学习情境:同学们,你们瞧!谁来了?哪吒给大家送礼物来了,你们仔细看,仔细听,你都听到了什么呢? 2.春有鸟鸣叽喳,夏有蛙声一片,秋有黄叶沙沙,冬有北风呼啸,这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珍贵的礼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大自然的声音。板贴课题,指名读(注意“的”字轻又短),齐读。 3.板书课题。 4.今天,在我们课堂上还有一位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让我们和小精灵开启一场寻声之旅吧! 二、初感音之妙 任务一 众里寻“声”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3.出示词语: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唧哩哩唧哩哩 小溪淙淙 河流潺潺 大海哗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可以用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读。 (2)读出你的发现。(拟声词) (3)试着给前两行拟声词前面加上描写的事物。 (4)这些声音是不同的,读出区别来。 4.我们把这些词语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就叫归类摘抄,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对我们习作有很大帮助。 5.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板书风、水、动物)(关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