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知识复习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18 《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19 《苏州园林》/叶圣陶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21 《蝉》/法布尔 22 《梦回繁华》/毛宁 名著导读《昆虫记》 复习目标 1.基础积累 ·掌握单元重点字词、成语、文学常识及说明文文体知识。 2.文本分析 ·理解各篇课文的说明对象、结构特色及作者意图。 3.名著阅读 ·结合《蝉》拓展《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体会法布尔科学观察与文学表达的结合。 4.迁移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说明文知识分析其他文本或撰写条理清晰的说明文。 18 《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文体知识 说明文相关知识 1.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以解说事物或者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平时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如何学习说明文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及文章结构。 3.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要点 读读写写 雄跨 记载 残损 古朴 桥墩 推崇 侵略 序幕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独一无二 kuà zǎi cán sǔn pǔ dūn chónɡ lüè xù lún jiē xiào èr 词语解释 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推崇:十分推重。 文学常识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思考探究 说明文的结构: (一)总分式: (1)总分(2)分总(3)总分总 (二)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 (三)递进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石拱桥的 一般特点 中国石拱 桥的特点 赵州桥 卢沟桥 (1、2) (3) (4、5) (6、7、8) (9) (10) 总 分 总 本文的结构:总分总 纵观全文,探究结构 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我国石拱桥在解放后的飞跃发展 注: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 说说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 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 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顺序。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 —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说明方法答题模式: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结合文章),……(效果关键词)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其它。 常见的限制词语 主旨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情况,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 《苏州园林》/叶圣陶 复习要点 读读写写 词语解释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 依傍:依靠。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 俯仰生姿: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引申义为从各个角度看都很美丽。 文学常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