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点专题:现代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家乡的桥(节选) ①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gǒng gòng)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zhuì)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jiū)赳地屹(yì)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②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zhèn)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壮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záo)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zhuàn)或隶(lì)或楷(kǎi)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jìnjìng)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打“√”。 2.根据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描述,下面选项中的图片可能是单拱桥的是( ) A. B. C. 3.通过文中描写的家乡的桥,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 的情感。 4.你的家乡有什么桥?或者你见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桥?请你给大家介绍一座桥吧!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5.选段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用“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6.请你找出选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晒 7.有人说,造纸术的改进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你同意吗?为什么? 8.阅读 菜农和学者 ①春天来了,菜农想在自家园子里种黄瓜,于是他在园子里翻地,勤劳又卖力。紧挨着菜农的院子,住着一位爱园艺的学者,他也想种一些黄瓜。但他却光凭着一点儿书本知识,大谈翻地的学问,根本不去自家园子里干活。 ②过了几天,菜农开始播撒黄瓜种子。这时,学者嘲笑他:“你好像从未念过什么书?别看你现在干得汗流浃背,等着瞧,我将来种的黄瓜会远远超过你,因为我读过很多书,有很多学问。虽然我没种过菜,但我觉得你之前的菜种得也没多好。你怎么至今还没有破产?”菜农说:“了解种地知识,技术熟练,再加上勤劳的双手,这就是我全部的学问。”“无知的人!到夏天,咱们等着瞧!” ③又过了一个多月,菜农开始移栽幼苗,很快完成了移苗。这时,学者刚好经过他家园子,菜农说:“现在你是不是该动手了?我已经撒了种,移了苗,可你连地还没有翻呢。”学者回答道:“对,我还没有翻地,不着急,我一直在研究用什么工具更好,等我研究好,我种的黄瓜一定会长得又快又好!”说完后,学者回到了书房,又是阅读,又是摘抄,就是不去自家园子里翻地。 ④夏天到了,菜农的黄瓜长势喜人,果实累累,他赚了不少钱;我们的学者———没种出一根黄瓜。看来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并没有那么神奇的力量。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下来。 懒惰——— 生疏——— (2)短文按照 顺序记叙了菜农和学者种黄瓜的过程。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短语分别是 、 、 、夏天到了。 (3)同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